最近发现慢慢喜欢上了听书,每天早上醒来不再睡眼朦胧的找绿颜色的微信,而是本能的打开红颜色的喜马拉雅。
这几天在听梁冬的《处处见生机》,他关于生命、关于中医的诸多见解,多数也只是听听,而不能真正理解,更无从领悟,加之过耳即忘的恼人记忆力,基本上是听了下篇也就忘了上篇。但奇怪的是每天都想听,上下班的路上必听。今天早上地铁上听了《印度让我知道为什么要活着,要做什么》和《我立志做一个对自己好的人》,两篇内容都让我重复听了一遍,因为有不小的触动。
梁冬说他去印度旅游,发现印度的马路上有各种车、乞丐、猴子和其他动物之类的,乞丐脸上都带着笑意,很多人席地而坐或躺在路边、草地、大树下,而且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好像从来不担心大把时间没有了。。。他去过印度的几个城市看到的人和事,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慢而安的幸福。让他思考一个人那么努力怎么还让自己那么惴惴不安呢?中国人为什么多数都很焦虑不安?原来是速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多数人长期离心的快速转动,加之我们这代人对传统教育的缺失以及标准化的教育体制,既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于是久而久之整个人都焦虑不安。
印度之行后,梁冬对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都有了新的规划。他立志做一个对自己好的人。他讲述了一个明朝一个叫高联(名字写法不知是否对)的人,是非常讲究生活享受和养生的人,写了一本书叫?(也没听明白书名怎么写),但他只活了47岁,让他很难理解。他分析在明朝那样一个富足年代,一个人越是强调养生,可能越是难以真正做到;另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后期知识份子受压抑太大,在另一方面只能寻求内心的富足,但这样对个体内心的损伤更大。真正养生的人与讲养生的人是不一样的,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高联,是利用知识写了一本不错的养生书,但自己很难完全实践。梁冬说他立志做一个像高联那样的人,是按他书上讲的那样去做,而不是像他那样去生活。而你呢,今年想立志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个问题,活到40岁的我,没有发自内心的问过自己。年轻时不要说问内心,连自己的心跳是什么样都很少感觉,因为根本不知道身体内在和自己外在的行动有直接关系,以为每天可以行动自如是再自然不过的,为什么要听自己心跳的声音和节奏呢,哪有这个闲功夫啊!随着年岁的增长,焦虑不安就如眼角额头的皱纹一样也迅速增长。也许是年岁真的大了,这几年常常在早上醒来时,自然地先用手摸摸心脏位置,感觉一下心跳的节奏,而失望的是常常发现哪怕是安睡一晚后的早晨,心跳的节奏也是慌乱的。但依旧每天揣着一颗慌张的心,去面对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出去与形形色色的人工作与交往。久而久之,为人处事、生活态度、工作心态甚至价值观念都开始不知所以。焦虑不安日渐成为自己的面目表情,哪怕化妆化成另一个人,那种惶恐却怎么也掩盖不了。
梁冬在《处处见生机》书中解释了关于人的生命和整个地球的关系,其中深意没有理解,只了解些许表象。他说古人很讲究人与天地的相通,黄帝内经的精髓也是告诉人与自然界是相通的,每个节气每个时辰与人的身体都有不一样的关系,所以人要想长寿和不病则必须要遵循天地的自然规律,遵循的越好就可能越长寿。而人的内心发念,也能直接影响人的外在运势,所以要听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顺着心意去生活,也是养生的一种方法。有些人由于原生家族或一路成长的诸多因素,选择做一个别人喜欢的人,也就是好人,但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大家都认为很好的人结果得了重病或不长寿,这很大程度是他外在与内心长期的不协调所致。所以遵从自己内心,不但关乎身体健康,更关乎生命长度,当然关乎人生幸福。
梁冬说他要做立志做一个对自己好的人,他可以辞去工作去做想做的事,成为那个想要成为的人,这些来自他对生命的体悟后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有他过去努力后的积累,物质的和人际关系的一定积累才能实现。而平凡如我,每天还在努力维持所谓的小康生活,又谈何选择呢?立志什么呢?但是,面对随时把手放在胸口感觉到的慌乱心跳,还能掩耳盗铃吗?平常他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让自己长久反复不安或恼怒的状态,还要继续吗?每天还要揣着那种不知道做什么好、不做不安、做了又觉不妥的纠结吗?古人说“四十而惑”,梁冬也说他到了快40岁才真正思考很多关于人生和生命的问题,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在40岁的今年,承认自己过往的种种不好,正视当下的惶惶不安吧,认真的问问自己,想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呢?有人说,或许你不能说自己想要什么,但可以选择不要什么。是的,当下我还不知道想要什么,但我可以先选择不要什么。所以,我选择不要不安!不要每天揣着一颗慌乱的心,不要每天挂着一张焦虑的脸。
那么,把伸出去的手收回来吧,多点摸摸自己的胸口;把四处张望的眼光收回来吧,多看看自己的样子;把充分打开收听四方声音的耳朵收回来吧,多听听自己的心跳;把叨叨不休的嘴闭上吧,细细想想该说什么吧。。。或许,慢慢地,某一天醒来,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一个怎么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