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苏,你知道吗?No,But who care。我,我自己在乎,而且整整在乎了22年,因为我姓了22年的“薛”。
22年前,我从姓苏改成了姓薛,连名带姓改的彻彻底底。没有家庭变故,没有突发事件只为了读书,很励志的一个理由,从此,我姓薛了。因为姓薛,我转到了理想的小学,一路走到了现在。但是姓薛让我很忐忑,各种形式的忐忑没有一天停止过。
小学的时候,被动的接受这样的事实,虽有不安,但更多的是希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害怕被人知道我用这样的方式得到读书的机会。“窃读”,这是我为自己当时的读书找到的名字,所以战战兢兢,很怕老师问到户口的事。虽然自我介绍很拗口,但在当时担心掩盖了其他所有的感受。
上初中了,有了些许自己的思考,偶尔会在学校碰到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伙伴,她们会很自然的叫我小时候的名字,能听到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总会窃喜,心里也会安宁很多。有时候会找到亲密的朋友分享自己的这个“秘密”,能把我姓苏这件事说出来,在当时让我很兴奋。那个时候没有人告诉我可以试图改回自己的姓氏,这件事情到现在都让我深感遗憾。
我就这样矛盾的上了高中,高中的时候忙于学习,渐渐的忽略了姓薛这件事情,只是在某些场合自我介绍或者见到儿时的伙伴时,会勾起我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不安。
录取通知书上的“薛某某”虽然拗口,但考上大学这件事一就让我们一家人高兴良久。终于上了大学的,我觉得自己应该有能力可以改回自己的姓名了,但是我终究忘了是什么样的理由让我又一次搁置了这件事。依稀记得和爸妈提过这样的请求,但是我忘记了他们的回答。后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所有能证明我身份的证件的名字都姓了薛,我连曾用名一栏都不能填上原来的名字,因为改的太彻底,我连姓氏都改了。
像极了祥林嫂口中“阿毛的故事”,我总是在和很多人一次又一次的解释我其实姓苏,虽然解释了很多次,而且这个故事没有太多的情节,但是我不觉得烦,而且解释的不亦乐乎。我总是会找适当的场合,把我姓苏这个事实说出来,没有人在乎我的姓氏,但唯觉这样说出来才会心安。
最近,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开始反复思考这件事情,我不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的很清楚。和同事交流,和学生交流,但不管那种形式的交流,依旧不能说服自己。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每介绍自己一次,就会不安一次。
百度百科里给姓氏下过这样的定义: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这样一看,我发现我虽然从未离开过自己的亲人,但我似乎背叛了家族。我的家人因为爱我,所以一直忽略了我姓什么叫什么,所以我从未觉得疏离,但是我姓薛这终归是个事实。
其实很想在某个时刻我站在一个舞台上,下面是黑压压的人群,我拿着话筒大声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姓苏……”这样,我可以把自己介绍的很精彩。
我为什不改回来呢?对,我可以改回来。很多人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不必太在乎,但我终归是连姓氏都改了。我希望若干年后,我的孩子、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记住的是姓苏的我。
我想我该在某一天,梳洗干净,化个淡妆,带着对姓苏的执意,对姓薛的尊重,慎重的把姓名改了过来。这样,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算是对家族的一点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