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

核心内容

本书颠覆了我们的固有认知,告诉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其实并无决定性影响,真正影响孩子的有三大原则,分别是多数裁定原则、啄食次序原则和组间对照效应。不过,父母对孩子的作用还是很大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离开家庭、帮助他们选择好的成长环境,并且父母也过好自己的生活,放下焦虑,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前言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都非常焦虑,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生怕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生怕孩子没有得到全面的素质教育。其实,你根本不用这样,真的想教出好的孩子,不是天天陪着孩子做作业,吼作业,而是为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成长氛围。

1995年,本书作者在权威期刊《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开头,她写到: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影响吗?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这篇论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巨大争议。我们会认为,好父母能培养出好孩子,糟糕的父母可能会教育出糟糕的孩子。但这只能证明相关性,不能证明因果性。你应该会同意,影响子女成长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先天的基因,一个是后天的环境。父母对孩子有影响吗?当然有,但是,最大、最明显的影响是通过基因遗传,这一点几乎是没有争议的。

有争议的地方在第二点。在后天的环境中,又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和家庭之外的环境,比如学校、社区等。那么,哪一种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呢?是家庭环境。

很多育儿专家甚至心理学家可能都告诉过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不是这样的,父母不仅不可能对孩子的人格有决定性影响 、甚至连长久的影响也做不到。

为什么?接下来,分三个部分来讲。

一、为什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并无决定性影响;

二、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看看影响孩子的三大原则;

三、一起思考,究竟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

第一部分

我们先思考一下第一部分,父母的教养方式究竟能不能对孩子产生决定性影响?

如果我们想要刨根问底,找到答案,就要设计一些对照研究,比较一下家庭环境和家庭之外的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移民家庭。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在很多移民家庭里,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讲的英语是带口音的。但,子女作为第二代移民,很小的时候就住在了美国,他们往往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如果家庭因素是更重要的,那么孩子讲的英语应该更像父母,也应该带着浓厚的口音,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个例子中,家庭之外的社会因素显然更重要。

你肯定发现了,有些孩子在家里非常听话,但到了学校却是个小霸王;有一些在家里非常拘谨,不愿跟父母说话,但到了学校跟朋友们在一起,却有说不完的话。在瑞典,有一项关于孩子挑食的研究,研究者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要么在家里挑食,要么在学校挑食,只有8%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都挑食。

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和家庭之外的行为会有差异呢?原因之一,是人在一种情境中学得的技能不一定可以直接应用在另外一个情境中,你在中国的待人接物之道,到了美国不一定好使。同样,孩子们在家里学到的技能,不足以应对在学校里的生存挑战。

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差异太大了。在家里,父母可能会告诉你,到了学校跟小朋友要好好相处、不要吵闹,但你在学校操场里遇到的挑战,却是有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你是个笨蛋。这种情况下,父母教你的是不管用的,你得自己去摸索,怎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原因之二,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人是要区分我们和他们的。在孩子看来,孩子们是我们,而成人是他们。哪怕是很小的孩子,到了一起,都会很快融入群体,这才是他们自己人。在孩子们看来,我们大人是一群望而生畏、不讲道理的奇怪物种,一个群体要是想更加团结,就会对外排斥,这是个规律。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孩子群里经常会发现挑战成人的小动作,在孩子群里,最酷的行为就是敢于挑战成人的权威。

对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如何融入同龄人,而不是学会成为一名成年人。父母在家里教的,只能用于家里,到了学校,孩子必须自己学会另一套行为模式。当孩子模仿父母的行为时,他们并不是不分好坏,照单全收,他们是非常谨慎的。只有当他们父母的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一致时,他们才会模仿父母。

作者在书中讲到一个比喻,也就是监狱看守和犯人的例子。她把小孩比作犯人,把父母比作监狱看守。这么比喻可能会让有的父母感到不舒服,请不要觉得被冒犯了,你仔细听听,会觉得作者讲得有道理。

监狱看守和犯人是两种不同的人,犯人不会去学习怎么成为监狱看守,而是要去学习怎么成为犯人。同样,小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而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孩子。

犯人会想办法跟监狱看守搞好关系,因为监狱看守的权力很大,得罪了他,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但仅仅跟监狱看守搞好关系是没有用的,要是你跟监狱看守搞得太近,别的犯人反而会歧视和冷落你。

同样,小孩子也会想办法跟父母搞好关系,因为父母是有权力的:父母心情好了会给你零花钱,给你买礼物;生气了可能会揍你,所以当然要巴结一下了。但是,仅仅成为父母的乖宝宝是没用的,孩子长到一定的年岁,就会有意地跟父母保持距离,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爱父母了,而是因为如果跟父母搞得太黏糊,会遭到别的孩子的嘲笑和奚落。

犯人有自己的文化,监狱里不断有老犯人出去,新犯人进来,但是文化却是始终不变的,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比如:他们会很鄙视那些拍监狱看守马屁的人,很鄙视那些打小报告的人。他们必须服从看守的指令,否则就会吃苦头,但又不想百分百服帖,所以会搞点小动作,跟看守们暗中较量。如果他们能侥幸在跟看守的斗智斗勇中取胜,他们就会非常高兴。

那么,一个新犯人如何学习成为一名犯人呢?一种比较被动的办法就是犯错误。如果违反了看守制定的规则,看守就会惩罚他们,但如果违反了犯人的规则,犯人就会嘲笑他们,不搭理他们,甚至攻击他们。久而久之,新犯人就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另一种更为主动的办法是观察。刚进来的犯人会更为谨慎,主动模仿其他犯人的行为,而且要迅速地辩认出谁是牢记里的老大,什么是犯人之间的禁忌。他们会通过尽快地找到学习的榜样,习得监狱里的生存法则。

孩子们也是一样。有自己文化,怎么跟小孩玩耍,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当孩子只有一二岁时,他们还不太会了解对方的意图,但他们已经知道模仿对方。一个孩子故意摔跤,另一个就会学他,这会让他们乐不可支。到了二三岁后,孩子逐渐学会了用语言和行动互相交流,他们开始学会做游戏,也慢慢地学习如何彼此相处。

在传统社会中,孩子更多地是跟孩子一起长大的。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孩子天天混一起,其实是大孩子教小孩子如何融入集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大孩子教育小孩子可不是和风细雨、温柔耐心的,他们会嘲笑小孩子,甚至拳打脚踢,但这就是孩子长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所以,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集体中合格的一员,越是长大,他们对儿童群体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越强烈。父母看到孩子们慢慢和自己疏远,总会觉得心里难受,但是你想,孩子们的未来并不取决于父母有多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和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和同辈人一起生活一辈子。

总结一下第一部分:

通过看守和犯人的比方,解释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问题。为什么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并无决定性影响呢?因为,父母的指导大多只适用于家庭,不能完全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与外界、与同龄人相处。而且,比起父母给孩子的教育,其他的因素,比如生活环境、同伴等,带给孩子的影响会更大。

第二部分

那么,什么才是影响孩子的关键因素呢?儿童世界的三大原则。

一、多数裁定原则;

二、啄食次序原则;

三、组间对照效应。

先来说第一个,多数裁定原则。就是,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不一致时,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

对孩子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是跟同伴搞好关系,而不是跟成人搞好关系。孩子们有孩子自己的规则,这个规则的制定,遵循的就是多数裁定原则。

比如:你在家里跟父母讲的是方言,但到了学校,小朋友都讲普通话,那你就得学会普通话;相反,到了学校,大家讲的都是方言,那你肯定要学会当地的方言,否则就会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排斥。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最痛苦的事。

每个人都能回忆起自己在孩童时代的痛苦记忆,这些记忆大多发生在你被别人嘲笑的时候。在学校里有很多禁忌,孩子要学会把握不同的分寸,有些事情是小事,有些是大事。如果你穿错鞋了,可能只会被嘲笑几天,但是尿裤子,可能就会嘲笑几个月。

我们还能看到,在童年时,性别差异非常重要,所以很多行为规则跟如何对待异性也有关。男孩有男孩的规则,女孩有女孩的规则,一旦越界,就会受到大家的无情嘲弄。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宁愿冒着激怒老师的危险,也不愿加入到异性的群体中。

所以,孩子所在的群体对他们影响很大。比如,孩子对学业的态度会受他所在群体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天资聪颖,而且碰巧加入到学习好的圈子里,他可能成绩会更优秀。

随着孩子们年龄增长,他们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这会进一步扩大同辈群体的影响力。比如,他长大之后,会更多地去选择和其他学习成绩好的朋友打交道,每个孩子都会更加努力,表现得更好,结果每个孩子就真的变得更聪明。

但,同样是这个孩子,如果一开始就掉到了小混混的圈子里,大家都不爱学习,谁成绩好就会被排挤,那么,这个孩子会对学习表现出更多的排斥,他的成绩就会更差。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他很可能更多地会去找成绩差的孩子,最后说不定就真的改不过来了。

不过,多数裁定原则,在现实中,是有一个小漏洞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的一票。在孩子中间往往存在着等级次序,这种等级,在男孩子中尤其明显。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原则,啄食次序原则,字面意思就是鸟类吃东西的顺序。这个原则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更大。

所谓啄食次序,指的是群居动物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的现象。为什么叫啄食次序呢?因为动物学家最早观察到一群鸡中间,谁先去啄食,谁后是啄食,是有讲究的,社会等级高的鸡有进食优先权。如果一只社会地位低的鸡先去吃,别的鸡就会咬它,提出警告。后来,动物学家发现大多数群居动物中都有这样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一样能看到啄食次序。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以前我们觉得,孩子在学校里要有朋友,朋友多的孩子性格就会更加自信,其实不一定。如果孩子交的朋友和他一样,处于孩子群体中的底层,不被其他孩子尊重,他们的性格会更孤僻、内向。

孩子在学校里有没有朋友,有多少朋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不被整个群体排斥,一旦孩子被排斥,将会对他的自尊心造成巨大打击,而且被同伴孤立的不案例感,很可能会伴随终生,不容易完全消失。

当然,不论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成长中的个人,也不必太过担心。对孩子来说,被同伴排挤当然不是好事,而且会对他们的性格有不利的影响,但祸福相依,有很多孩子正是因为不被同伴接纳,反而更加发奋。

作者就讲过她自己的经历。她小时候是个假小子,特别吵闹、好动,很喜欢交朋友。到了四年级,他们家搬到了美国东北部一个城市的郊区,新学校里有一群非常势利眼的小姑娘,她们个个都是淑女范儿,谈的都是发型啊,衣服啊。作者在班上个头最小、年纪最小,还戴眼镜,自然受到她们的排挤。她想找人家玩,人家就是不跟她玩。于是,她从一个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拘谨、害羞的孩子。没有同伴,她变得更爱读书,读着读着,她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后来,她转到了新学校,变成了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第三个原则,组间对照效应。

这是孩子群体性的运行规律。对上学的孩子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人是其他孩子。但是,学生群体又会分为小的群体。比如,小孩子对性别的差异就非常敏感,一旦孩子们把自己归为男孩和女孩,这种自我归类就会强化两性之间的差异。

每一个小的学生群体都会试图强化自己的归属感,同时反对其他的学生群体,因此,组间对照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这种组间效应会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比如,一个孩子被同学们视为“学习仔”,他就会更多地跟学习好的孩子交往,他对学习就会有更多的正面态度。一个被同学们视为捣蛋鬼,他就会和捣蛋鬼们混一起,而且会觉得不学习才酷。

就像我自己,我读书的时候,就特别讨厌那种坏学习,特别鄙视他们,更不可能跟他们交朋友了。

总结下第二部分:

介绍了儿童世界的三大原则,分别是多数裁定原则、啄食次序原则和组间对照效应。孩子不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教养在行动,比起父母的教育,如何能够融入同龄人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更重要。

第三部分

那我们当父母的,就什么都干不成了吗?别急,我来给你支支招,从三个部分来讲,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

我必须再强调的是,本书只是告诉我们,父母的教养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但并不是说父母就不重要了。身为父母,我们对孩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至少有三点,是每个家长应该努力去做的,那就是,教会孩子如何离开家庭、给孩子选择好的环境、不做焦虑的父母。

先说第一条,教会孩子如何离开家庭。孩子们在家里能够学到家庭的行为规范,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把这些行为规范带到外面的世界。所以,你会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长大成人的孩子,一旦回到家,又会变成当年父母身边的淘气孩子,忘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各种身份。同样,当他们离开家庭时,他们会把父母教给他们的家庭规范抛在脑后。

但是,孩子确实能在家里学到一些更好地帮助他们应对外部世界的技能。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知识和训练,让他们出门之后更好地应对外面的世界。如果孩子们热爱体育,家长可以帮孩子们先在家里练习打篮球、打羽毛球,学得一技之长,到了孩子群里才好镇住小伙伴。同样,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弹吉他、学习怎么做饭、学习怎么开车,这都会对孩子离开家庭之后的自主生活有帮助。

父母帮不了孩子太多的忙,而且有可能还会帮倒忙。有的孩子名字很怪,那不怪孩子,都是父母惹的麻烦。有的孩子穿衣服跟别人不一样,背的书包跟别人不一样,发型不一样,都会引起其他孩子的嘲笑,这也是父母失察的地方。

父母想要帮,就要尽量减少孩子被群体当作负面角色的可能性,要尽可能让孩子看起来更合群,更正常,或者更好一些,看起来更有吸引力。孩子不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在群体中跟别人不一样是很可怕的事。

第二件家长能做的是,给孩子选择好的环境。

孩童时期,父母是有能力帮孩子选择同伴的。环境和同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意义所在。比如,如果你的孩子,特别是发育稍晚的男孩子,个头比较小,可以考虑让他晚一年上学。我就是自己小时候没有上小学一年,直接上二年,班上的同学个个比我高,女生都欺负我。

有些家长会担心晚上一年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晚一点上学,对孩子没什么影响,反而会让他的小学生活变得更加容易。

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学校里地位最低,老受人排挤和欺负?他交的朋友是不是好学生,有没有被小混混们带坏?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及时带他脱离这样的环境才是最好的选择。虽然,搬家对小孩有不利的影响,比如他们要从头开始,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但如果原来的同伴群体让他们过得很痛苦,那么搬家就能解决大问题。

父母能帮助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孩子找到适合他们不成长的环境,最好还能找到和他们一样、玩得来的伙伴。不过要这样做,得趁早,因为你对孩子的影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缩小。对于小孩子,父母几乎能够控制他们交什么朋友,但,10多岁时,进入青春期后,就不可能控制他们了。

第三件,不做焦虑的父母。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一种很新奇的观念。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做父母的都没有我们现在这么焦虑。在传统社会里,父母当然要负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但父母的生活不是围绕着孩子转的,照顾孩子这件事,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整个家族的责任。在更多情况下,是大孩子照顾小孩子。大家族里,兄弟姐妹很多,大孩子带着小离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如何在孩子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角色。

作为父母,一方面,我们应该放下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另一方面,要更重视自己的生活,不要全身心围着孩子转。在每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其实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和孩子的关系。

孩子是我们的亲人,就像配偶是我们的亲人一样。在处理夫妻关系的时候,如果你足够成熟,你早就应该了解到,你可以跟你的配偶学到很多东西。婚姻能改变你的想法、选择,但不会改变你的人格,而且,也不应该奢求去改变配偶的性格。

同样,我们不要期待改变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也是朋友关系,父母不可能赐予孩子在社会上的自尊和地位。你不能指望通过给予孩子柔情蜜语,让他去抵挡外面的尖酸刻薄,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替孩子去走属于他自己的路。

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试试看,能不能把一颗焦虑的心轻轻放下,去体会那种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的爱。

总结下第三部分:

家长能为孩子做的三件事,分别是教会孩子如何离开家庭、给孩子选择好的环境和不做焦虑的父母。承认孩子会离开我们,给他们离开家后也能用得上的技能,为还年幼的他们选择好的环境,以及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孩子,才是我们身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总结

这本书颠覆了我们的固有认知。告诉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其实并无决定性影响。然后我们走进了孩子的世界,知道真正影响孩子的有三大原则:多数裁定原则、啄食次序原则和组间对照效应。最后我们也指出,父母对孩子的作用还是很大的。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如何离开家庭,为孩子选择好的成长环境,并且,父母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放下焦虑,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723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80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04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4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31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9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9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4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51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7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2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5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