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科学心理学专业的我来说,“专业病”就是习惯分类,其实,面对成长,面对不确定的情境,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人倾向于谨慎而小心的摸索,每一步都想踩实;另一类人倾向于大步流星的前进,遇到问题再像策略。我过去就是谨小慎微的那一类,在我的理想中,做一件事应该是有极其充足的准备,要么避免一切意外,就是有针对所有意外的预案。用心理学的名词讲,我就是不确定性规避很高的人。
其实我小时候都没有太多需要自己一个人去打点的事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会慢慢讨厌那种随时可能发生未知事件的感觉。不过,确实也有可能是从小就习惯了在别人的充分安排下有安全感的生活,所以一旦成长到要靠自己的行动来左右自己的未来时,虽没有成熟到足够应对独立,但却仍不愿放弃寻求万事俱备的坐怀不乱。上大学报道,带的行李都是老妈一项一项嘱咐的,到了宿舍,大学生活还没开始橱子柜子就先装满了。对面床小姑娘,好像背着一个书包就来了,到学校买了个统一供应的床垫和被子,第一学期,基本上都是需要啥就去买啥。后来自己也慢慢明白了出门带上钱和证件,其实大部分事情都能处理了。于是就开始特别关注钱包和证件,出门前总要来回来去检查好多遍,甚至钱包都要固定装在包包的夹层里,有时偶尔换了个地方放,熟悉的位置没有钱包就会顿时浮现“卧槽,是不是丢了”的不好念头,也没少被同学打趣。
现在想起来,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穆勒纳森的研究结果倒是相当适合描述我那时的困境。他的总结:总想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把每一分钟都充分利用,结果,反倒是遇到时间决策就瞻前顾后,在安排时间的时候大把时间就已经悄悄流逝了。于我,就是不希望有那么多不确定的事情,所以妄图提前预期到各种可能的情况,结果在还没开始着手做一件事的时候已经浪费了太多的心情和精力——越想让自己的人生安全而平坦,却越因为各种假想出的不稳妥情况而导致缺乏安全感。其实这真的是一种很糟糕的情况,因为这种状态逐渐超出了为事件本身做准备的范畴,而变成了不断安慰自己不要担心、不要担心、不要担心……
我好像忽然也明白了,世间是不存在安排好一切的,前方的未知才是最确定的事情。就像女人需要的安全感并不是男人为生活安排好一切,更不愿意听他说“这有不对,那没准备好,这个也可能出问题”,而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有这个男人在都能迎刃而解。过去,我真是把自己的生活当成了纸飞机,考虑着风速,防水,投掷角度……总想着扔出去就乘风而起然后再平稳着陆。也许,不是这并不是因为我谨慎,而是因为我没见过大风大浪,幻想着一切顺风顺水。
尤其最近,好多说做就做的事情给了我太多收获,让我逐渐明白了,与其把精力用在想尽办法避免不确定性,不如锻炼自己面对困难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其把时间花在安抚自己对未来的焦虑上,不如陶冶自己敢于挑战未知的勇气;与其通过谨小慎微来满足自己强求的安全感,不如做一个给别人带来安全感的强者,哪怕是强迫自己去做去成长。现在,我希望把自己锻炼的像石头一样,即使每次扔出去都会重重的落地,但不怕风雨不怕摔,落地捡起来继续扔。
于是从公司下班回家,感受公交尾气和热浪,看着路上翻腾的人群,一张张焦虑而躁动的脸庞,我常常会走神,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么一个嘈杂的城市,有时甚至是冰冷。可是当我等完路口的第一个红灯,汽车朝家的方向奔去时,路两旁不知哪来的凉风和读书之后的余味一下就把我安慰了,看着眼前划过的一幕幕场景,下班的白领,车技一流爱钻缝的快递小哥,刚刚下课的中学生,晚饭纳凉的大爷,地铁口摊煎饼的大叔,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世界,我就是这其中的一份子,那么自然。穿梭在中关村的大街上,耳畔时常传来的互联网词汇,让你知道你身处中国硅谷,宇宙中心。无论是街边摆摊贴膜的大姐,还是商场门口卖唱的青年,他们头顶的天空和我一样,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为了未来,未来梦想,甚至为了某个冲动和赌气的决定。一万个人来到北京有一万种不同的理由,我只是其中之一,为了生活努力挣扎向上的心大家别无二致。我就这样,骑着车,哼着歌,咒骂着对面逆行的傻逼,望着远处灯火覆盖的高楼,意淫着有一天我可以统治世界。这就是青春吧,这就是奋斗吧,即使前一秒钟被leader骂得狗血一地,下一秒看到那个多年来自己也没放弃的念头,一切的不快都是屁,瞬间就释放了。我在北京,这一年,感受比感情多,肥肉比瘦肉多,工资没房租贵,我的心比天高。
��j�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