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采铜的《精进》,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很厉害的人”的书。全书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等七个侧面描绘人生,给出了精进的方法。
阅读序言的时候,被作者的诚恳感染。采铜将人生比作一面多棱镜:“这七个侧面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交错、交织,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即便在对每一个主题的讨论中,我也尽量呈现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视角,也就是,在多棱镜中还嵌套这多棱镜,在不同的折射光路之上还折射出不同的光路,我想,这边是我们五光十色的人生吧”。非常精妙的描述!
这是本值得精读的书,本文试着对其中关于时间的部分进行复盘。
时间是宝贵的资源。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方式都不一样:
你可以在电脑面前盯着股票K线图看一天,也可以静下心来读采铜的《精进》并写一些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在不需要自己发言的会议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可以站在各方的角度看看自己能否帮上什么忙;
你可以和朋友天天烟酒相敬、高谈阔论,也可以寻得静谧时光与自己煮茶夜谈;
你可以为了追求事业通宵达旦、分秒必争、分身乏术,也可以琢磨小孩的眼神是不是在渴望一个好的睡前故事;
你可以抱怨老爸老妈整天唠叨叨叨、不知所云,也可以心存感恩及时行孝。
怎么使用时间,自由度极高,全在于个人。
对于想要好好对待时间的人,《精进》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1. 用郑重的态度对待时间
郑重是一种“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集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是“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这不禁让人想起《穷查理宝典》引用的西塞罗《论晚年》中的描述: “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
郑重对待时间,它也会在晚年时相敬如宾。
2. 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时间视角
斯坦福大学注明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了“时间视角”的概念,表示人们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根据不同的时间视角可以划分成5种人:
001 积极过去视角
以积极心态往回看,经常怀念过去的美好,珍视亲情和友情,心怀感恩之情。但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002 消极过去视角
总是以消极的心爱往回看,经常回忆过去负面的精力,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003 享乐主义视角
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幸福感比较高,但是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比较大。
004 宿命论视角
以宿命的观点看待当下,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005 未来视角
习惯往前看,善于为未来谋划。
津巴多建议不要使用单一的时间视角,因为上述每一种都不是完美的,有各自的缺点。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
“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少采用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比如,在工作场景中,因为比较强调计划性、置信度和效率,可以以未来视角为主;
非工作时间专线享受闲暇时,可以采用享乐主义视角;
与家人团聚时,可以采用积极过去视角。
站在不同的视角看时间,我们会有一种掌控感,心生一份从容和踏实。
3. 设定五年计划
五年后,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针对“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人会形成不同的心理表征,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应对。这里的“近”和“远”是相对的。
在远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比如,未来我要成为物理学家,成为作家,成为心理学家等。这种长期的目标,显得“高大上”,能够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的期许。但是缺乏细节,可行性比较差,更多考虑的是意义和价值。
在近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会细化到具体的情景,关注如何去做。但是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容易被忽视,会让我们倾向于去做可行性更高、更容易实现的事情,而回避更有意义同时也更具挑战性的事。
五年的时间,是一个长度适中的远期,可以让我们在关注事情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考虑具体的可行性和步骤。这个和李笑来“七年就是一辈子”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处理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时,我们可以采用两个策略:
001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景化和可实施;
002 降低近期未来中非目标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4. 做“半衰期长”的事情
如果开展一个关于日常生活中占据人们生活的事项的问卷调查,刷朋友圈、追电视剧、聊八卦新闻恐怕榜上有名。
这些活动,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短期的满足感。但是,长期来看,它们并不会带来什么收益。按照李笑来的说法,这些是分散注意力的“大坑”,对成长没有益处。当然,人们追求短期的满足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然生活就索然无味了。但是如果长期追求这种满足感,恐怕到头来会更加空虚。
那么,面对生活、工作、学习中那么多的选择,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
书中提供了两个角度:
首先,这件事情短期内可以带来多大的收益。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身体或物质的,也即“收益值”
002 收益随着时间衰减的快慢,也即“收益半衰期”
由此,产生了一个二维四象限矩阵图,包含四类事情:
001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情:如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思维技巧(如不同的时间视角)
002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情:比如玩游戏、看综艺节目、抽烟
003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情:比如,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习得一门技能
004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情:比如,漫无目的地刷朋友圈
我们大部分人平时最喜欢做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和“低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按照作者的说法,这会让我们“不自觉地陷入一个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我们总是一次次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滑下”。
长半衰期的事情则不同,它的效益可以累积和叠加。即便每件事情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半衰期足够长,长期积累下去,未来就会产生巨大的收益。在数学上,这变现为复利效应和收益的幂律分布。
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做一些长半衰期的事情,着眼一些能实现中长期计划的事情。比如:多读经典、构建新的思维模型、训练新的技能等等。
小结
总结一下,好好对待时间的方式如下:
郑重地对待时间,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时间也会相敬如宾;
坐上时间的滑板,在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之间自由切换;
设定中长期目标,关注事情的意义时,兼具可行性;
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