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越是发达,人们活动的范围就越是广阔。原始部落,人的活动半径,不过是几座山;农耕时代,人的活动范围不过是自给之地;工业时期,人的活动范围开始随贸易而增;现代社会,陌生人之间的协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频繁。
有人说,亲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朋友,朋友是自己找的亲友。而在这个时代,祖先留给我们的朋友,显然已经不够了,我们需要自己去找更多的亲友,这就需要我们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社交活动中。
那么,有没有什么社交是投入收益比更大一些的?今天我想聊的正是这个——杠杆型社交。在这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社交?
什么是社交?
社交是交换资源的人际关系活动且所交换的资源稀缺性有差异。
很显然,社交让资源产生了增值。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识的还比较浅,只能从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归纳和总结。大体上,我把社交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陪伴。最常见的就是:一起聊聊天、一起逛逛街、一起喝喝酒、一起唱唱歌、一起旅旅游、一起下下棋、一起打打牌……这种类型社交的资源交换过程是即时的:陪伴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陪伴。
它的稀缺性差异在于:互相陪伴的价值大于自己一个人。如果别人想一个人安静地读会书,你去找他下棋,就起不到社交效果;如果别人想完成手上的工作,你去找他喝酒,也同样起不到社交效果;如果别人想回家陪孩子,你去找人逛街,还是起不到社交效果。没有产生增值的陪伴,就不会产生社交效果。
2、分享。最常见的有:请客、送礼。分享是一种主动分发资源的过程。按情境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有求于人,临时抱佛脚;一种是无求于人(起码是暂时无求于人),储值情感。求人办事请客送礼属于前者,因为稀缺性的缘故,资源的交换没有产生增值放大的效果,办完往往还欠着别人的人情;联络感情请客送礼属于后者,资源本身可能没什么稀缺性,但因为无求于人,会溢出新的价值——尊重,长期累积,可以产生倍增效应。
3、捧场。这个好理解,日常的人情往来,大体就属于这种类型。谁家生小孩,谁家乔迁搬新居,谁家小孩考上大学,谁家有人住院等等……你去祝贺或慰问,再随上礼金或礼品,关系大体就这么维持和巩固下来的。这种类型的社交效果,大于分享中的临时抱佛脚,因为没带明显的目的(可能也有,只是毕竟不那么直接和迫切);这种类型的社交效果,小于分享中的储值情感,因为捧场是一种例行的行为,而储值情感是一种额外的行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该捧场时没有去,几乎等同于断交;如果刚好有求于人时才去,等同于分享情形中的临时抱佛脚。
4、帮忙。小孩上学,看看有没有熟人在教育系统;家人生病,看看医院里有没有认识的亲友;求职换工作,忙着找同学同事打听有没有好的门路;做生意找甲方,恨不得把所有的人脉都扫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到说上话的人。
帮忙也许是社交中最渴望又最难得的收益。
以我浅显的阅历,帮忙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授业。有正式的师生和临时的指点,包括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认知的点拔。
▌提携。有职务上的提携和生意上的提携,包括引见重要人物。
▌救急。主要是不同圈子的人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帮助另一个圈子的人。
很显然,不同的社交方式,收益的差距是巨大的。那么,什么样的社交,能让社交投入产生倍增效应?基于我对生活的观察,斗胆提一个新的概念——杠杆型社交。
什么是杠杆型社交?
杠杆型社交是一种能产生杠杆作用使收益产生倍增效果的社交活动。它有以下特征:
1、资源稀缺差异。人和人之间对于资源的稀缺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医生的举手之劳,可能正是一个教师迫切需要的;一个教师的举手之劳,可能是一个警察迫切需要的;一个警察的举手之劳,可能是一个律师迫切需要的;一个律师的举手之劳,可能是一个企业家迫切需要的;一个企业家的举手之劳,可能是一个设计师迫切需要的;一个设计师的举手之劳,可能是一个医生迫切需要的。
可以看出,这种稀缺性的差异,会导致同一种资源有着不同的估值。
当社交将这种差异化的稀缺性链接起来时,便产生了杠杆作用。
2、回报方式延时。不是每次社交都是赤裸裸的交易,人和人之间的互惠,有直接互惠和间接互惠。直接互惠,互惠完了也就完了,很难产生较大的倍增效应。而间接互惠,你用自身圈子里的优势资源帮助了别人,虽然眼前未必有收益,但在未来某一天,可能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帮助,这种帮助很有可能远远超出了你曾给予的帮助。
3、阶层定位相近。假设这个社会有九个阶层,一个第六阶层的人帮助第二阶层的人,那不是社交,那是慈善;一个第三阶层的人去找第七阶层的人攀交情,那不是社交,那是抱大腿。
虽然慈善是好事,但你总不能指望慈善遇到了落难太子或少年大人物吧?毕竟慈善的主要功用就是慈善,量力而行就好,当作社交超出自己能力去做,终非长久之事。
抱大腿没是不可以,只是如果跨了好几个阶层去抱大腿,那获得帮助的概率不会比买彩票中大奖高多少。想想看,如果一个第七阶层的人总是帮助第三阶层的人,那他得帮多少人呀?他还能呆在第七阶层吗?这种只付出没回报的社交,只能去戏剧小说里去找。
4、反馈动机自愿。有的人刚刚帮了人家点小忙,就想着马上把这个人情用掉,这是最大的短视。甚至刚施恩,就索报,人情生生变成交易。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句话:“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报;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帮了人家,就不要老是把它记在心里,或是怕外人不知道得不到赞赏;本身就是带着功利目的去帮人,还想索取回报,帮再多也只是交易,留不下随着时间增值的人情。
5、并非完全收益。没有人能确定,将来对自己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是谁,社交应该是相近阶层的无心之交,用自己的能力圈多积善缘。杠杆型社交应该风险投资者那样多撒种子,不期望都有收获,却在意想不到的时候获得惊喜。
那么,杠杆型社交是:在相近阶层人群中,进行延时的稀缺性交换,并用无心的态度获得自愿的反馈。
杠杆型社交的应用
1、战略上有目的。
说杠杆型社交全无目的性,那是自欺其人,只是这种目的性有着显著的特质:
▌资源的稀缺性有巨大反差。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要给予就在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同样一个资源,在这样的时刻,稀缺性的倍数是最大的。
▌人情的价值能够随着时间的累积获得复利性增长。虽然不能跨阶层抱大腿和烧冷灶,但总有一些和你当下阶层相近,却潜力较大被你看好的人,最终破茧成蝶,成为你以后只能仰望的人。
▌社交的对象志趣同。人和人之间是讲机缘的,投缘的人交往,事半功倍;性情不合的人,为社交而社交,事倍功半。
2、战术上无目的。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开宗第一篇《考城隍》中有名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人脉就象是果树,你啥都没干,就去摘果子,只会惹人烦;如果你浇了水、施了肥、除了草,将来收获果子自然顺理成章。
▌建立自己的口碑。
帮助一个人,不是为了让别人记得一个人情,而是要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人情这东西,还完就没了。要是别人认为你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就形成了口碑。口碑是能够传播的,即使是你没有帮助过的人,听到你的口碑后,也会对你心存好感。
古人见面时,常说久仰大名,就是初次见面就因为听说过你的口碑,对你初始好感度就高。《水浒传》里的宋江,人称“及时雨”,多少好汉才第一次见面纳头便拜。
口碑是要把这个人做了好事,转化成这是个做好事的人。
不经营事,而经营人,就是无心之心,无用之用,无功之功。战术上无目的反而能成就战略上的目的。
▌建立自己的品牌。
稀缺差再大的资源交换,毕竟还要先用资源去投入,而用能力构建的品牌,却是在预售稀缺性资源。
社交中,人们除了认可好人,还认可能人。如果你能在细分领域展现出足够的独特性能力,就能够形成自己的品牌。
品牌同样是可以传播的,素未谋面的人可能因为听说过关于你的品牌,而直接产生信任,省却了巨大的沟通成本。
品牌还是可以通过时间累积的,当品牌的传播广度在一个圈子里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就会产生幂律效应,引爆品牌在圈子里的知名度。
如此,杠杆型社交就是:在相近阶层人群中,进行延时的稀缺性交换,并用无心的态度获得自愿的反馈,且将交换和反馈升级成口碑和品牌进行传播。
7153-李太初-太初无始 201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