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一座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因1940年5月25日-6月4日,英法联军在此进行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撤退行动而名垂青史。
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法两国被困于此约三十三万五千人的部队得以撤到英国,为后来反攻欧洲大陆击败德国保存了实力。但由于英法联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被迫丢弃,导致后来英国在进行本土防御战时异常艰苦,消耗甚大。敦刻尔克大撤退,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大陆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几乎全部落入德国之手,世界战局空前严峻。对于英国人来说,这场撤退就像当年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一样,让日不落帝国丢尽了脸面,多年以来都避而不谈。
9月1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敦刻尔克》在国内公映,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这段遥远的回忆,我则是出于好奇而去的电影院。我很想看看,一个被历史认定为失败的史实在电影导演的眼里会是神马样子。
这部电影对于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火爆场面的朋友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无聊。剧中的人物台词不多,尽管导演从海、陆、空三条主线来表现这场撤退的艰难和重大牺牲(包括军方和民间的),但对于其隐晦的表现手法,可能会让人有点迷糊,似懂非懂的感觉让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都能谈点自己的感受。导演刻意营造的那种死神步步紧逼的感觉,让观众在心理上产生了和现场的士兵们同样的感受:时间就是生命,没有什么比逃命更重要的了。
从法国士兵在敦刻尔克城设防,英军仓皇逃往海滩,到只放行英军士兵、将法国士兵阻挡在码头外的军官,到在栈桥下无意偷听到高级军官谈论丘吉尔私下打算的主角,再到躲在狭小船舱里被死亡逼得惊慌失措、无路可走的士兵,电影的玄外之音颇有点为法国人打抱不平的感觉。英法两国之间离奇的关系、互相排斥却又不得不依赖对方的纠结感情,被导演演绎得淋漓尽致。
战争里从来不缺英雄主义。在空中这条线里,汤姆·哈迪饰演的英军“喷火”式战斗机飞行员始终处于不利的局面:参战兵力极少、飞机燃油不足;因频繁的出动致使飞机带病飞行,油表无法指示;战斗小组的长机被德国飞行员直接击落,战友的飞机也迫降在海上,孤身一人的哈迪在艰难完成任务后,看到无情轰炸船只的德军飞机,毅然放弃返航的选择,继续攻击德机直至燃油耗尽,用滑翔的战机向在海滩上的战友行最后的敬礼,最后降落在海滩上,被德国人俘虏。很多细节导演也是点到为止,但这种低调刻画的英雄形象反而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而在历史上的1940年5月27日,大撤退的第三天,德国空军第3航空队和第2航空队大举出动,对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进行了猛烈轰炸,总共投下1.5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敦刻尔克几乎被夷为平地,英国空军从本土起飞的200架次战斗机竭尽全力掩护海滩上的登船点和执行运输任务的船只,尽管英机没有能阻止德机对敦刻尔克的空袭,但却给德机以沉重打击,仅德军第2航空队就被击落23架,空勤人员死64人,伤7人,损失超过之前十天战斗损失的总和,英军则损失飞机11架。汤姆·哈迪饰演的英军飞行员们是这一战绩的历史书写者。
历史已成往事,不管是敦刻尔克海滩上英法军队狼狈的撤退,还是4年后诺曼底滩头上喊杀声震天的盟军登陆,大半个世纪前的战争留给世人的是伤痛,更是警醒。电影通过刻画这种悲伤的气氛,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愿世上不再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