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是唐僧说的话,只是这个唐僧不是《西游记》里的唐僧,而是今何在《悟空传》里的唐僧。今天推介的书目,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悟空传》。
作者今何在说,《悟空传》写的就是一群人用一生寻找答案的故事。那到底是寻找什么问题的答案呢?
就是寻找“这漫长又短暂的一生,究竟该用来追求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至今,还是没有一个人敢信誓旦旦地说,他已经找到了答案。但就像今何在自己写的: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正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
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是一个男生的强烈安利。
我断断续续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全看完。很难描述看完之后的感受,因为这个故事,代入感真的非常非常强。而当你发现自己被成功带入其间,并且回过神,意识到的时候,早已泪流满面。
整个故事篇幅不长,用比较官方的话来概括就是:本书讲述了悲剧英雄孙悟空以及唐僧等人对命运的抗争,作者以现代人的角度重新解读《西游记》的某些情节,通篇弥漫的是思考。另类的西游记,另类的玄幻经典。
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有些乱,因为故事根本不是按照我们所熟知的名著《西游记》中单一的叙事模式推进的,而是分三条线索展开叙述。这三条线索,分别是:猪八戒和阿月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孙悟空与紫霞热烈却又压抑的感情以及唐僧与小白龙之间哀婉的情意。
一个完整的故事程分散式的结构,在猪八戒、孙悟空、唐僧三者之间进行不断地转换,所以显得有些碎片化。而且初略浏览的时候,你会觉得每个故事好像是各自独立,没有关联的,但是理清所有线索之后,又会发现,看似有些杂乱无章的情节碎片,串联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
我特地去问了度娘关于今何在这部《悟空传》的创作手法和创作逻辑方面的问题。度娘说,这种将叙述事件和逻辑顺序打乱,让故事在过去与现在,尘世和仙界之间自由穿超的后现代主义叙事模式,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将镜头不停地切换,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
虽然还是有些云里雾里的,但能够感觉到,整部作品的格调其实很高。我很喜欢这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新颖解读名著的方式。而且,在惊讶的同时,又不得不叹服今何在的脑洞和思维。
今何在的笔下,权威和正统都被解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那种曾经代表正义、充当英雄,并且具有典型化、脸谱化的神仙形象发生了彻底的转化。说人话就是《悟空传》中的神,是今何在主要的否定对象,他们被描绘成猥琐、自私、贪生怕死的形象,玉帝懦弱无能、王母蛮横霸道(小说里的王母真的很像骂街的泼妇,善妒狠厉)、如来的唯我独尊以及众神自保性命的嘴脸暴露无遗,所以毋庸置疑的,看完整个故事,实在难以对这群神仙产生一丝一毫的敬意。
最最让人佩服的是,这样的否定,都是有理有据,并且立场强硬而坚定的。比如:在原著《西游记》的取经故事中,唐僧师徒所遭遇的很多磨难,其实都是由于各路神仙或者各路佛的疏忽或是监管不力而造成的。因为神仙们的过失,导致其坐骑或者属下下凡危害人间,可到了最后,却都因为它们是神所豢养的,所以什么处罚都没有,又堂而皇之地被带回天庭。至于危害人间,只是他们打发天庭无聊时光的游戏而已。(当然,也有被打死的妖精,那些都是没有背景的,所以死不足惜)更加让人生气的是,作为它们的主人,也是一点处分都没有。反而是孙悟空他们,被这些有背景的妖怪折磨得筋疲力尽,却还要对那些始作诵者感恩戴德。就因为他们是神,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就都是对的,是权威,是不容置疑的,至于其他人,就只有服从。
故事里的每一个形象都被赋予了丰富与复杂的价值内涵,甚至可以说,远远超越了原著《西游记》中形象的单向性和特定化。整个故事,超越了我们原有的形象阐释框架和解释规范,并且刷新我们的三观,修改我们期待的视野。
换言之,我们不能再用正义与邪恶这个二元标准来划分《悟空传》中的人物形象,不然会把自己逼疯的。今何在的《悟空传》中,对人物形象的反类型化策略,其用意,在于增加我们对生存状态、生命价值、个体性格那些内在冲突的悖论、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理解。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看出一些端倪了,这个故事有些反传统。哈哈,甚至有人说它反人类,但没办法,它就是让人爱不释手。
更要紧的是,故事里,有爱情。在《悟空传》里,爱情,超越了一切的权威和神圣,成为唯一的独尊。这种大放异彩的俗世爱情,取代了取经的崇高地位,成为照亮整部作品的理想光芒。《西游记》里的道德圣徒是没有七情六欲的,但在《悟空传》中,爱情是永恒并且最值得信仰的东西。
早安,我是可乐,希望你能喜欢今天推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