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感觉现在的小孩比我们那时候苦多了,倒不是说他们吃得喝得没有我们那阵好,而是他们所面临的教育压力比我们要大得多。或许“教育压力”这个词用得并不准确,因为教育它本应该是一种智慧的启迪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些都是最接近人性之美好的东西,为此目标所付出的一些精力算不上是压力,因为处在这种教育下的学习者是怡然自得的。但我还是用了,为什么?因为现在我们的很多家长和老师已经单纯地把教育当成学生取得一个不错地卷面成绩和找到一份体面、待遇好的工作的一种途径了。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充当的角色仅仅是跳板而已。
家长从小就告诉孩子:必须好好学习,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赚大钱。老师面对不听话的学生,也是用类似的措辞教育学生:向你这样淘气,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找到好工作?家长、老师的口气如出一辙,小小的孩子终于“懂了”——哦,原来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找工作,能够赚大钱。
于是,家长拼命地给孩子报了这样那样名目繁多的辅导班,老师们也安排了一场接着一场的考试和足量的家庭作业。似乎辅导班和作业安排地越多,家长和老师就当得越是称职,孩子也就离好工作更进一步了。孩子们在放学后、假期中,就这样背着个大书包穿梭在学校、辅导班、家这样的“三点一线”。问问家长和老师,心疼不心疼孩子啊?得到的回答多数是这样的:心疼,咋不心疼,可是,没有办法呀,大家都是这样学,不学以后就竞争不过别人啊。问问孩子,你累不累啊?孩子的回答多半是:累,很累,可是爸爸妈妈和老师说了,只有这样长大才能提高成绩,找到好工作。
一位今年刚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同学说:“好工作太难找了,看了好几个工作,工资才2000—3000块钱呢。我当了20多年的学生,总以为只要一步步往上读,是能够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的。我这20多年的学费钱算是白费了。”也有家长抱怨:“孩子辛辛苦苦读到大学,家长也跟着受了不知道多少苦,到头来找的工作还不如那些初中就不念出来打工的孩子赚得多,这念书念得有什么劲儿啊。”
那么,除了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之外,我们的教育还有没有其能够吸引莘莘学子的地方呢?倘若在找到好工作这样一个期待落空后,还能不能剩下一些让学子理直气壮地说一句“我这学没白上!”的某些东西呢?
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我们对待初等教育的态度已经沾染上了太多功利的东西。学奥数是为了加分,学英语是为了考雅思托福,弹钢琴是为了考级……上学为了找好工作,这个可以有,但不能成为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唯一目的和评价教育的唯一考量。把教育当成与好工作之间的跳板,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些学科知识,更多地是教给孩子人文精神和素养。尤其是初等教育,更应该承担起这种人文精神的启迪的责任。让我们的孩子懂得什么是善良的、正直的、勇敢的、有悲悯之心的,什么是幽默的、乐观的、善于学习、善于思考问题的,什么是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这样的教育,会让孩子们成为一个内心柔软善良,有悲悯情怀的人,能够给与孩子观察和思考所处的这个世界的能力。他不会是整天盯着书本看的书呆子,更不会机械地执行老师和家长的命令。他会渐渐成长为一个有趣的、有自己态度和想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教会我们的孩子怎样长成为一个出色的大人。就像白岩松在其《白说》发布会上说的:去读书,而且读书别带那么强的功利性。只要始终爱读书,你就会变成最好的。你如果是为了“最好的”而去看书,你永远不可能成为最好的.
我们反对全然把教育看作一种对孩子的投资,但也不能将这个责任全部归咎到在家长、老师、学生的身上,也需要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本身,是不是它自己出了问题或者诟病太多呢?若教育自身不能有助于孩子的人格、智力、品性等等的健康发展和价值实现,那我们也没有资格再来说家长老师们太功利了,因为这样的教育是谈不上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