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审美能力,就来看《美的历程》吧

图片来自于必应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80%的人其实是不懂审美的。

我也是最近学习PS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审美意识是不足的,最近的一个感悟就是PS的学习重要的不是调色、应用图像、通道混合器、渐变映射这些技巧,而是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作为一个非科班的新手,我能想到提高审美水平的一个方法就是欣赏好的作品,另一个是阅读关于美的书籍,必须对美有一个清晰深刻的认识,了解美的历程。这也是一个美工与设计师的区别,当然,我既不是美工也不是设计师。

也就是在这种机缘巧合之下看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事实上,在看之前我一直还犹豫着要不要买这本书,因为我很担心它是一本大部头的书,企图用几十万字来说尽中国的美,在我看来不仅是不可能的更是不可取的。直到看完这本书才明白,我之前所有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审美是可以学习的吗?

80%的人不懂审美,他们更不懂审美其实是可以学习的,总以为审美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或者是一种天赋。事实上李泽厚在这本书中就鲜明指出:“产生于盛(唐)中(唐)之交的封建后期的艺术典范的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了前者那磅礴的气概和情势,只是加上了一种形式上的严密约束和严格规范。这也是后人所说的“少陵诗法如孙吴,李白诗法如李广”。所以,审美能力绝对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习得。比如,我在看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的时候,看到面出熏设计的火柴时,那种把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收集起来,在小树枝的尖端涂上发火剂做成的火柴竟然赋予了我们传统印象中火柴的另一种美。

审美其实并不是时尚界和设计界必备的技能,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萧秋水老师曾经就提高审美能力推荐了很多的书,具体书单如下:

1、贡布里奇《艺术故事》2林语堂《生活艺术》3、李泽厚的《美的历程》4、傅雷《傅雷家书》5、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潘知常《没有美万万不能》7、曹雪芹《红楼梦》8、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选》9、纪伯伦《先知 沙与沫》10、《安徒生童话》11、蒋勋《蒋勋艺术美学(全6册)》、蒋勋说唐诗12、东山魁夷《美的情愫》

我也仅仅只是看过其中的一两本,所以说提高审美能力绝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可以快速掌握PS的学习技巧,但是提高审美能力的书还是要一本一本来看,好的作品还是要一件件去欣赏,但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审美的能力是可以习得的。

美的学习需要刻意系统的训练

就像学习其它技能一样,美的学习其实更需要刻意系统的训练。所谓的刻意,首先要承认自己在审美方面是笨拙的,如果不接受自己笨拙的开始,我们的审美能力永远只能在原地打转,其次就是要在生活中刻意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比如看到一幅好的设计作品,虽然自己不可能亲自重新设计一遍,但是一定要在脑子里把它拆一拆,想想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这不仅是一种逆向思维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刻意的训练逐渐掌握一定的审美技巧,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就慢慢提高了。

除了要刻意的训练,还需要系统的去训练。比如系统去读美学方面的书,系统去一些美术馆看一些作品,系统去看一些美学方面的电影,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审美视角,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还是说说这本书吧

陈丹青在他的《退步集》中曾说过:“人家向沈从文说起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沈老很含蓄地说:‘李泽厚看的东西还不够多,我愿意给他看点东西。’你要知道,很少有人够资格这样说话。这不是说沈先生看得很多很多,而是说,他深深知道眼界是认识的前提。”

这段话其实曾多次被引用,在《李泽厚近年答问录》中,他曾说到过《美的历程》“小书十余万言,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从文学、各类艺术到历史和哲学),涉及人物、作品、事件、思想百计”。这其实还只是冰山一角,书中所引用的历史、考古、哲学、文化、艺术、文学等等材料是极其丰富的,单单从语言方面就具有一种美在里面,可以说是提升审美能力一本比较好的入门书,绝对不会让看过的人失望。

以下30条是我自己做的读书笔记:

1.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的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节律、均匀、光滑等)和主体感受,是物质生产的产物;“装饰”则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

2.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乐记·乐象篇》

3.继神人同一的龙凤图腾之后的,便是以父家长制为社会基础的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

4.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如前说,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5.美在形式而不即形式。

6.线条和色彩是造型艺术中两大因素。比起来,色彩是是更原始的审美形式,这是由于对色彩的感受有动物性的自然反应作为直接基础(例如对红、绿色彩的不同生理感受)。

7.这就是虽同属抽象的几何纹,新石器时代晚期比早期更远为神秘、恐怖。前期比较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后期则更为僵硬、严峻、静止、封闭、惊畏、威吓。

8.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

9.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炫耀暴力和武功是氏族、部落大合并的早期宗法制这一整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和骄傲。

10.孔子之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

11.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

12.艺术、审美和创作的基本特征:形象大于思想;想象重于概念;大巧若拙,言不尽意;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13.中国文学(包括诗与散文)以抒情胜。然而并非情感的任何抒发表现都成为艺术。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

14.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其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它们一无遗漏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示出来。

15.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

16.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归根结底仍然是现实生活。

17.在宗教雕塑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异,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概括来说,大体(也只是大体)可划为三种:即魏、唐、宋。一以理想胜(魏),一以现实胜(宋),一以二者结合胜(唐)。

18.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畅无聊。不平有动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姗姗岩谷,鸟兽鱼虫,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送高闲上人序》

19.苏轼认为杜诗颜字韩文是“集大成者”。又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韩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东坡题跋》

20.产生于盛(唐)中(唐)之交的封建后期的艺术典范的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了前者那磅礴的气概和情势,只是加上了一种形式上的严密约束和严格规范。这也是后人所说的“少陵诗法如孙吴,李白诗法如李广”。——《沧浪诗话》

21.“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宋论》

22.《沧浪诗话》完全承接了这一美学趣味,极力反对“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强调追求“兴趣”、“气象”,强调“一味妙悟”,实际是更深入地接触到艺术创作的美学根本规律,如形象思维等问题。

23.苏轼在中国文艺史却又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上述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24.苏东坡生的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25.诚如宋人自己的评论:“若论佛道任务,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鸟,则古不急近。”——《闻见后录》

26.这正如欧洲风景画不成熟于中世纪反而成熟于资本主义阶段一样。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

27.相反,从形似中秋神似,由有限(画面)中出无限(诗情),与诗文发展趋势相同,日益成为整个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和特色。对称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计白当黑,以一当十,日益成为艺术高度发展的形式、技巧和手法。

28.世界是复杂的,理论上的种种区划、分析,是为了帮助而不是去束缚对艺术品的观赏和研究。

29.重复一遍,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满足的兽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像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的成果是本书第一章讲原始艺术时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这也就是积淀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

30.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那未尽管如此匆忙的历史巡礼,如此粗糙的随笔札记,对于领会和把握这个巨大而重要的成果,该不只是一件闲情逸致或毫无意义的事情吧?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980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422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130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53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08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26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20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73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7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22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8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35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38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3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9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9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