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未来的我:三五年后,短视频是未来“呈像”的垄断载体。
梳理笔记:
视频拍摄&制作:hyperlapse,Cinamatic,Mindie,Clips,Replay,Vimo,模样
视频社交:Meerkat/Periscope/花椒,Storehouse/Vine/美拍,Now,小咖秀
短视频+直播
觉得陌生人社交还可以做的点,就是基于音频/视频的当时当下。社交的强动机,一定是瞬时的,深刻的,冲动的孤独感。此时此刻回复的一个表情都比得事后的长篇大论,所以妹纸们总撂那句:“你现在不来,以后就别来了!”
产品永远是跟着社会形态和人心而生:
-“我是最重要的”,这类人群正在长成为社会主流。
-“感觉孤独”的人实在太多了。
-表现形式的发展轨迹,人最终是要把和现实最相近的场景搬上“云层”的。
1.Meerkat:
-缺点:内容碎,半夜看见满屏怪大叔的脸,吓死宝宝啦...单个用户的碎片内容是支撑不起主页的,一个品类/分类才行。
-亮:营销,SXSW发布。就算内容引不起我的兴趣,还是在我心里留下了鼻祖级存在的印象。
2.Periscope:
-缺点:产品结构杂乱,直接表现成页面呈现的没有重点。
-亮:LBS,我反正挺有兴趣以上帝视角看此时此刻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在过的生活。
3.花椒
抱着一丢丢怀疑下了这款中国制造,整体更偏向模仿periscope,意外的是,产品框架搭的很好,两个大分类:直播和发现,直播分类下几个明确的二级分类:关注,最新,最热,预告,设置也明确合理。可惜内容运营还是明星效应+大胸妹...呵呵大,呵呵大。
4.胡言乱语
1.难点:
-技术实现(流量和网络流畅度问题)
-反馈,即通过什么方式提升互动性。
2.内容运营:
-直播孤独的场景,比如:一人食,一个人下班,一个人的七夕...
-同个城市的场景,比如:21:00孤山路的10分钟,城西银泰的10分钟,我家阳台的10分钟..
-共同成长的场景,比如:每天一小时学个新技能,每天半小时一起虐个腹...
-陪伴的场景,比如:每天的10分钟的睡前故事,每天一个时间唱个歌...
-远方的场景,比如:当下纽约的街头,重庆的一个小山村,尼斯的海边...
-活动的场景,比如:直播直播一场线下狼人杀局,一场陈奕迅演唱会...
-鬼畜蛇精病的场景,比如:....
-爆点,比如:直播一场娱乐圈婚礼...
同感+对比+猎奇+换位,可能大致这样。
短视频+IM:Now
觉得比B打头的那家竞品产品做的好太多,应该是很不错的团队。但我不是Now的用户,对我而言,那个原始动机是错的,如果要发视频给朋友,粗糙的,我会微信直接拍,精细的,制作类APP修好用微信发过去。
短视频+个性:小咖秀
Dubsmash早在国外热过,小咖秀能热起来的众多原因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社会形态的把握,相对卖萌和漂亮,逗比比卖萌讨巧,现在更流行蛇精病,人人都在装不正经,你怎么板着脸装女神?
有趣的是,精准意味着爆发,精准也画地为牢,复杂度反而是保证APP活的更久的重要保障。烟花式APP现在能能起来的也就最近的:脸萌,足迹...,是要灿烂一时,还是稳妥前行?
拍摄制作:模样
模样最大的问题是,是缺少个性。工具类的短视频APP实在太多了,没有个性,就没有压倒性优势,就没有冒头的突破口。结果是,和P图软件一样,滤镜+动画效果的复杂度决定我临幸哪个...看过他们在Geekpark的纪录片,感觉团队很有逼格的样纸,目前的产品呈现么有跟上噢。
总结:
呈像的原始动机一定是记录。人在记录一个场景的时候,最大的障碍是痛苦是什么的呢,是“词不达意”,让用户“拍的拍哦啊”,这是美拍崛起的突破口,是视频类可做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出于种“炫”,“比”,“孤独”之类心态的,人到人群的扩展,即社区。然后呢,然后我还没想好,啊哈哈哈哈。
下一曲:《Same:没约过“bibibi...”的人生,何以谈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