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为了用,否则就是白读。因为本书实在写的不错,所以把其中有用的观点提炼出来,再结合自己或其他书本的观点写下这篇书评,可能会有些长,但愿你能耐心看完。相信我,看完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影响人生的七个关键切面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文章将从这七个方面给出理论建议和操作建议,利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式给你最有效的直观感受。
1、用“郑重”的态度对待时间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的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的投入;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的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态度有了,思想就有了,那怎么把这种态度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就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能有不同的时间视角。
比如:工作中我们应该用未来视角,舍弃当下的享乐,高效利用时间,这样能提高工作效率;非工作中,我们应该用享乐主义视角,放下工作、享受闲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应用积极过去视角,多回忆美好的事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视角不固定,我们应该根据现实场景加以灵活选择。
(2)“五年”计划。
一两年太短,十年太长,五年时间是最好。可以利用五年时间去精熟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或者在一个学术领域完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等等。这五年时间的计划,我们会面临“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的冲突,怎么解决,有两个策略。
①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景化和可实施;②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3)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有两个标准:①收益值,在心智、情感、身体、物质等某一方面有收获;②“收益半衰期”,也就是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越持久。用这两条基本就可以判断了。
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比如阅读经典。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这样的阅读会更加提升我们的思维深度,而不只是去读当下流行的网络小说。
(4)“快”与“慢”的自由切换。
其实这个就是所谓的“时间管理”。
2、做出最好的选择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但我们忽略了,其实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我们应该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从终极问题出发,做出选择。
什么是人生最高目标呢?其实就是你内心最渴望的事情。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呢?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1)提升格局。
人生有四种格局:看不见、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不管你现在身处哪个格局,你要做出最好的选择,你就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至少一个格局。
(2)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发现更多的可能选项。
我们在生活或学习中总是很难做出选择,其原因是对于未发生的事情,我们总是心理给它预设了太多可能得选项。当我们在人生遇到无法摆脱的僵局时,不妨试试这三步:
①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②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③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3)选择太多时,我们应该精细化思考,也就是利用适当的工具。
比如,工作中的选择:我们可用维度分析法,从源头开始梳理,重新定义,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然后再从所有特征中找出个人最看中的点,这样就可以缩小选择范围。
而对于情感、喜好等主观以为特别强的情况或者复杂度过高、牵涉面过广的情况,我们就需要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进行选择。
(4)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要做出建设性的改变,我们需要①不要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②重新选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推倒重来,我们要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3、即刻行动。
我们听到过这样的一句话: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在喜马拉雅的广播平台上,行动派的文章最火,其中都是告诉我们:有行动,梦想才生动。
常在简书上看到大神们关于写作文章的指导建议,因为想把文章写好的人太多,可大神们建议中无一例外都有一条:首先你的先写,并且是大量输出。你看,都还没写多少字呢,就想着如何写好,这怎么可能呀?
那么,(1)怎样立即行动,把未完成的事情变成已完成?
(2)怎样高效的立即行动?
①利用断、舍、离,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这样才能安心、专注的做大的事情;
②复杂的事情可以先构思,而构思可以在处理不费脑子的小事中利用“暗时间”进行。
4、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所以说: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能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好的学习者,要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首先要向自己提问。一般好的学习者,学习流程包括三步:订立计划、实施学习、回顾和整理,但是细心思考你会发现,这样的学习这只是“吸纳者”或“搬运工”,好的学习者,应该加入自己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1)如何向自己提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尝试:
①把新旧知识糅合,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这其实就像我们上学时的考试,任何一个没见过的新题目,其实都是知识之间的杂糅而已;
②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一个好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总能通过一个知识点把一本书串讲完,其实这就是知识之间的一种潜在联系,思维导图其实也有应用这种思想;
③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深入研究。比如看一本书,自己会发现有很多可用的观点,写书评时总觉得无处下笔,那不如选其中的一个问题,结合实际,深入探讨,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2)怎样深入事物的深层,方法是——解码
解码其实不外乎三个层次:
①它说了什么,给我什么感受?
②它是什么,给我什么价值?
③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
那么要解决这三个层次的问题,我们就需要做到:①扩展知识系统,不只做归纳学习,要回比较学习;②不止了解,还要知晓。比如,各位大咖们对《红楼梦》的解读;③通过学习,我们最终要掌握一项技能;④利用迁移、印证、互补的方法让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发生化学反应,相互联系起来。
5、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要更好的做成一件事,思想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努力的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怎么样才能拥有一个更为敏捷的思维呢,这样做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1)简化,给大脑做“断、舍、离”,使思考更清晰。
我们时常会觉得脑子一团浆糊,想到的事情太多,不知道该从何做起。那么,断、舍、离得思维方式就很重要。我们要过滤掉无价值的信息,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
要过滤无价值的信息,你可以这样做:精选可信赖信息源、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定期闭关。屏蔽外界干扰等。
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其实就是:基于深入了解得基础上,对大部分的内容进行删减、浓缩和模式化,提炼出主干即可。
(2)发散思维,让潜意识为你工作,迎接“灵光乍现”。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道题想了很久,就是做不出来。实在坐不住了,去干个其他事,然后突然来了灵感,瞬间顿悟,其实这就是“灵光乍现”。
其实要想获得这种发散思维的灵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就要用足够的资料去“喂养”潜意识,关掉那些不可能的声音,接受随机与混乱,大脑里储存的东西多了,随意的碰撞或组合,才能突发出灵感来。
(3)将抽象思维具体化,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比如,你在看《红楼梦》的时候,好多事情你搞不清楚他们的内在联系,那你不妨试着画一张人物关系图,搞清楚了各人物之间的关系,事情之间的联系你自然也就豁然开朗。
(4)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要尽可能的周密思考。
在思考过程中,若是怕自己有遗漏,做不到周密,那可以试试:矩阵或清单的方法。
6、不断优化自己的“努力方式”
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努力,它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学习的策略。对于我们喜欢的事物,我们从来不用意志力去坚持,而是凭喜爱去努力。努力,其实也需要有效的策略。
(1)发现自己的优势,有一技之长。
说到这,有些人就又想拿“木桶原理”来说事,那我们就来纠正下我们以往的错误认知。“木桶原理”在最开始时候,是应用于团队发展来说的。一个team,它是一个完整的环节,哪一环节弱就会导致整个结果弱,这个不难理解。在我们上学那会,为了中考、高考,我们需要全科都好,所以“木桶原理”也适合。
但走向职场,一个HR要招聘,肯定是根据岗位所需。如果他有两个备选人,一个在该岗位有特别之处,一个各方面都差不多,但没有前一个的该岗位技能好,那么也许他会优先考虑前一个应聘者。
(2)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技能,你才可能突出。
(3)不苟且,不做“差不多”先生,但并非事事追求完美。
(4)为自己设计“必要”难度的挑战。比如看书,有些人总会说:即使自己看了很多书,也没有什么长进。那我要说,这是因为你看的都是没难度的、不需要思考的书,试着给自己增添一些难度,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5)深入下去,变被动为主动,因努力而热爱,培养兴趣,而不是痛苦的坚持。
7、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1)不做“学霸”,也不做“学渣”,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所谓“学霸”,就是一直能考高分的人,那他就比较遵从学校的培养计划和标准,比较教条;而“学渣”恰好相反,他们不适应或者拒绝学校培养,但自己又没有自控力和企图心进行自我教育,所以完全是放任自流的娱乐和消遣,这两种我们都学不得。
(2)从学校到社会,其实就是从“游乐场”到“荒野求生”。怎样更好的进行过渡,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
(3)坚持你的与众不同,尽量去做一些酷的事情。
《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说的就是在职场生活中,我们要出众。要出众,就要有与众不同之处,所以不必为了迎合大流,而磨圆了自己的棱角;《无声告白》这本书说:我们终其一生都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们要敢于坚持自己的与众不同,你才有可能成功。
最后,在摘抄下水中所给的七个方法,希望能助我们在精进的路上一臂之力:
①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
②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③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间段接受流行信息;
④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处可能性;
⑤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竞争力;
⑥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⑦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互相激发。
书上的东西大致就说完了,实在缩减了好些东西,有兴趣的可以买书来看看吧,相信对迷茫的你肯定有用。
当然读完这本书,我收获的远比这些多。其中有一点就是:让我从一堆书里面,理出了读书的顺序来。智者千虑,也难免一失。这本书讲的也并不是很完全,恰好买了这七个方面的经典书籍,准备按顺序来看,也会及时跟大家分享。
我不是速读主义者,我喜欢从一本书中得到更多的智慧,所以读的比较慢。若是有兴趣,欢迎持续关注。至少一周一本,最多一周两本;若是没兴趣,也但愿我的这一篇读书笔记能给你一些用处。
谢谢耐心看完这篇文章的每一位读者,愿我们在读书中都有所收获。我是小强,愿和你一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