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闺蜜聊天,聊到成年以后我们对幸福的感知越来越不敏感了。孩童时代,一个棒棒糖,一个洋娃娃就可以快乐好久,但是现在我们有能力买上一打洋娃娃,快乐却没有叠加,反而再也找到当初那种幸福感。
幸福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一生面对的一个课题。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个人追寻幸福的方式,途径都不一样。不过掌握以下三大基本法则,更有利让我们找到幸福。
1、健康的身体
叔本华曾说过,“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其实胜过其他幸福,我们可以说一个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很多。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基础”。
身体的状况会让我们不断的对自我欲望重新排序,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青春正好,感觉有大把的时光,平日里健康丝毫不起眼,会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挥霍健康。只有不舒服了、生病了,才强烈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记得14年偶得急病,两周卧病在床的日子里,我脑海里什么想法都没有,只觉得要是不这么难受,自己什么都不想要了。不断告诉自己,等病好了,一定好好管理身体,不再为了工作通宵熬夜,不再和朋友彻夜狂欢,什么能比得上健康的身体?那时候变得异常的脆弱,敏感,但更珍爱身边的一切,窗边绿色植物新冒出来的叶子似一个撒欢的小孩,向头昏闹涨的我彰显着他的生命力,不生病的日子感觉遥远又可贵。
那次生病后,我一点点调整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在每个平常的日子里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身体,管理身体。
2、独处的能力
独处、孤独这些词语似乎和幸福毫不搭边。然而。一个会愉悦和自己相处的人,她的幸福指数一定不低。
闺蜜提到虽然父母逼婚,但其实她蛮享受现在单身的生活,不是说可以享受追求者的殷勤,而是在单身生活里,她能愉快地和自己相处。虽然是独处,但并不觉得孤独凄凉,有一大块的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不用装、不用端,完完全全的放松,晚上窝在沙发上看本小书,早上跑步完给自己做份美好的早餐,在生活小细节上取悦自己。
成年后,我们更喜欢众人相聚的热闹,害怕被独处的孤独感和空虚感所吞没。可是,孤独是我们这辈子无法避免的。年少时我们无比依赖父母,成年后我们有了伴侣或者孩子,即使最紧密的亲人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黏在一起。
亲密关系最主要的意义是让我们明白自己是一个需要面对自我、独立的人。一个幸福的人既能享受亲密关系里的热闹,又有能力在和自己相处时享受孤独。
3、良好的自我认知
所谓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指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则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
一个幸福的人对自我会有一个清晰的评估,会挖掘自己的擅长点,在面对天赋之外的事情不会陷入自我否定。知道自己能力所及,但更能正确面对自我所不能及;会形成自我内部评价体系,他做某些事情的动力,基于对自我的认知,并非活在他人的价值观下,譬如,父母帮助你设置择偶条件,领导替你规划职业发展,朋友告诉你如何教育孩子等等。
儒家文化重视家国天下,强调做圣贤,并不主张个性发展。其实长久以来,中国人缺乏自我认知。多少人都是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成长,一个好孩子一定是听话,上学可以拿第一等等。
一个社会过度强调排名和比较,会导致人的烦恼和痛苦。在这样一个强调排名、强调比较的社会中,我们容易失去寻找自我的机会,缺乏对自己准确的评估,没有建立内部的评价系统。过多在意别人怎么看我,别人觉得我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擅长做什么。
我们要在社会标准和自我发展找到平衡点,逐步搭建自我内部认知和评价系统,去掌控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去寻找自己的愉悦点。一个有生活智慧的人,他不会过度依赖外部,而是不断向内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