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铁人
此文是对刘润老师的公众号文章的阅读后自己的读后感,是刘润老师对雷总电话采访后写的一篇关于小米新零售的文章,非常全面有料。
今年“新零售”这个词非常火热,小米、阿里巴巴、京东几家代表性公司都提出了“新零售”的想象,并且开始落地。开始遍地开花试点,这么多大公司的战略调整,说明线上这个入口已趋于饱和,开始要往线下的入口开疆拓土。
零售是一直都存在的,零售就是针对个体的买卖,就是供需关系。只是以前的供方,都是小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供方开始逐渐转变为源头厂家,去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翻翻网页,就能对上千上万家商品进行价格一一比对,大大的缩小了消费者的选购成本。而生产厂家不需要门面,通过网络把这一商品同时展现给上万、几十万人,从而大大降低了边际成本。
但消费者并不能真正知道你的真实成本,她只能通过跟大量的商家进行价格比对后,才能判断出她自以为的那个物美价廉的商品,从而你的价值取向于别家店铺,而非产品本身。
所以,互联网非常高效的解决了信息流,帮助消费者在选择上优化了时间和效率,而在对产品的真实体验上,在购买之前几乎为零。而现在提出的新零售,就是要弥补消费者对产品真实体验的问题。
那雷总心目中的新零售到底是什么呢?
小米公司的新零售,就是做到极致的坪效。
1、线上线下同价
这招可谓真正的做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但不是每家公司都可以做到;要知道线下的成本肯定是高于线上成本的,因为在流量的边际成本上,是一个天差万别的概念。
2、用低频来打高频
手机、电视这些电子产品都属于低频产品,一个人每年换一次都属于非常高了,那这么低频的产品,怎么能保证一个实体店铺的持续经营?这就要得益于小米之家的生态布局。产品已经成千上万种,今天买了手机,觉得好,过几天再来买个电饭煲,再过段时间买个扫地机器人,再买个插板……这样足够的低频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时,总体就变成了高频。
3、用线上的数据来做产品选择
一个门店的面积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产品都放上去。通过对线上的销售数据分析,哪个地区什么产品好卖,线下店就一定要上这款产品,这就做到了精准销售。
4、选择快时尚的核心商业圈开店
在这个地方开店,一是选人群,最核心的就是对标优衣库这个时尚快消品牌,把门店开到他附近。这就好比肯得基和麦当劳,人群精准,又省去了选址的大量时间。二是拿流量,核心商圈的流量人口非常高,剩下的就是转化率的问题了。
5、线下零售店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
小米线上人群和线下人群的重合度很低,这是因为消费习惯的差异。从而小米之家就担当起了线下的品牌推广。越多的店,抵达的消费人群就越多,从而知道小米和认可小米的消费者也就会越来越多。
所谓的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小米之家现在的店效坪是27万元/坪,仅次于苹果店的50万/坪。
所谓的坪效,就是每平方米的年销售额。电商有个产出的公式【访客*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对应到零售店铺的坪效,那就是“(访客*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面积,这就是坪效。
雷总创办小米之初的想法,就是赚取消费者的小费,这是一个很大胆但又非常有效的商业模式,美国著名的连锁超市Costco,就是通过收取会员费赚取利润,每件商品的利润不能超过4%,超过这个比例,需要得到董事会的审批。
一切的零售都在物美价廉,无论是最畅销的优衣库、还是美国的Costco、还是现在势头很猛的名创优品。很多都只能做到价廉,并不能做到物美。
昨天晚上陪女朋友逛街,特意进名创优品看了下,里面都是带有很强设计感的精美小价,一半以上是10元一件,最贵的不超过30元。当店铺达到一定的规模,生产批量就会非常大,而生产成本就会很低,而最关键的是有设计感,价格便宜但看上去并不廉价。本来我女朋友是没打算进去的,跟着我进去逛了下,结果我是空手出来的,而她已经购买了。我观察了下,转化率在90%以上,并且绝大部份是女性,也就是说只要进去了,就别想着空手出来。这种转化率惊人。
而迪卡侬也是一家线下非常好的零售店,足够多的品类让你选择,这就是所谓的低频打高频,价格实惠,物美价廉。而昨天去逛了安踏和361,几乎空无一人。
新零售是优化生产效率、优化消费者信息差、优化消费者其实体验、优化消费者的选择需求。
本质未变,变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变的是你需要更懂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