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爱说话。参加工作后,愈发如此。与人聊天,常常都是别人海阔天空着,而我只是立在一旁,微低着头抬眼看他,时不时点下头,他见我有反应,话头更加打不住,当真犹如长江之水。久而久之,我便多了个标签,一位好的倾听者。其实,我是不愿做倾听的人,别人说话,而我只是满怀着尊重的用意念附和着,说话者很是受用,于我确是煎熬了。
之前看了本书,名字忘了,我看书时常是记了名字忘了内容,记了内容又忘了是哪本书。书中说,一个人长大后的好多特征都可以溯源到童年。这对我启发很大,我的不爱说话确实从童年起就是这样了。我生长在农村,村里生活不比城里,见了太阳起床,见了月亮休息,单调且乏味。这样的环境里,但凡有件事,都会被无比重视,人也便爱了攀比,你没有的我要有,你有的我要更好,谁家的庄稼长得好,谁家的房子盖得高,这些都会轻而易举的变成谈资,光是谈资可还不够,人们真往心里入,真比。我从小也就种上了这种心理模式,爱比。但总有比得过的,也有比不过的,倒不是在意比得过的多还是比不过的多,因为只要比得过的,我便不会在意,而最终心总会停在比不过的事上,这大概就是人性吧。后来到了八岁上了学,开始比成绩,苦恼的是,语文考好了,数学不如人家,数学考好了,语文又不如人家,语文数学都考好了,体育又没人家跑得快,就这么反复来回的比较中,我失却了许多童年该有的快乐。后来便慢慢的愈发心情沉重,愈发不爱说话。母亲领我出去,见人第一句话也往往是:“这孩子不爱说话。”那人也会笑笑说:“那多好,怎么教育的呀,我们孩子就太皮。”我的不爱说话这是受到了肯定吧,嗯,不爱说话是好事,我潜意识里是这么认为的。
后来长大一些,上了大学,性格依旧内向,但已开始挣扎,因为大学相对开放,且远离了家乡父母,凡事靠自己,不顺的事自己面对,心里的结自己承受,特别是遇到了好多陌生人,有的是同学,有的是老师,有的是生活中的人,这些人都需要我去说话,去交流,慢慢的我越来越发现,说话于我简直是折磨,虽也学了些说话技巧,但终归心口不一,难受至极,渐渐更加消沉,更加自卑,如此恶性循环,我便依然是不爱说话。
工作后,有了上级,有了同事,许多事需要说话,我却依旧不爱说话,内心时常受煎熬。后来看书,书上说,内向本身无好坏,我点头,似有所得,再后来,又看书,书上说要去寻找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我又颇有感悟中。我这些年中,心里的煎熬多是自己胡思乱想,没人逼我说话,我却高估了不说话的坏处,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我仿佛并没有去努力做好自己,总是纠结于说话,这就是矛盾了,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总是纠结于说话,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想到此,我释然许多,而带着这份释然,我突然发现,我比以前有些爱说话了,以前别人十句,我紧巴巴的蹦出一句,现在常常是别人说上几句,我也能穿插着来上几句了,我不再去过分在意说话本身,转而将注意力放在情绪表达上,放在释放自己上,这算不算遇见了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