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年龄接近、相貌相似的女孩,一个年幼丧父,在胡同里由拉三弦子的叔叔和母亲抚养长大,以唱大鼓为生;一个父亲身居盐务署长高位,住豪宅,接受新式思想和教育,爱跳舞、爱交际,但这两个女孩都爱慕男主角,如果你是男主角,你怎么选?
张恨水在其小说《啼笑因缘》里就让男主角面临了这样一个选择。
民国,北平,四月。
由江南到北平求学的青年学生樊家树,也就是我们的男主角,寄居在表兄陶伯和家,在四月下旬的一个礼拜,无所事事,到天桥的水心亭游玩,结交了表演武术的老伯关寿峰及其女儿关秀姑。
书中关秀姑的人物形象:
“这时出来一个姑娘,约摸有十八九岁,挽了辫子在后面梳着一字横髻,前面只有一些很短的留海,一张圆圆的脸儿,穿了一身的青布衣服,衬着手脸倒还白净,头发上拖了一根红线,手上拿了一块白十字布,走将出来。”
后又结识了弹三弦子的大叔沈三玄及其侄女沈凤喜。
书中沈凤喜的人物形象:
“来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面孔略尖,却是白里泛出红来,显得清秀,梳着复发,长齐眉边,由稀稀的发网里,露出白皮肤来。身上穿的旧蓝竹布长衫,倒也干净齐整;手上提着面小鼓,和一个竹条鼓架子。”
再说樊家树,回到表兄陶伯和家,表兄表嫂听闻家树结识了“练把式的老头”及其女儿,颇有一种不太赞同的意味。且看表嫂陶太太的看法:
陶太太道:“表弟倒真是平民化,不过这种走江湖的人,可是不能惹他们。你要交女朋友,……”说到这里将筷子头指了一下自己的鼻尖,笑道:“我有的是,可以和你介绍啊!”
陶太太因此向家树介绍了新式女子何丽娜。
书中何丽娜的人物形象:
“这个时候,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穿了葱绿绸的西洋舞衣,两只胳膊和雪白的前胸后背,都露了许多在外面。这在北京饭店,原是极平常的事,但是最奇怪的,她的面貌,和那唱大鼓的女孩子,竟十分相像,不是她剪了头发,真要疑她就是一个了。”
然而家树对何小姐却没有多少好印象,一是觉得何小姐“美丽是美丽,放荡也就太放荡了”,二是看到何小姐给了舞厅储衣室的西崽(服务员)两元的小费,觉得“若是一个人作了她的丈夫,这种费用,容易供给吗?”
因此更加认定不如去结交唱大鼓的凤喜姑娘,看到凤喜家的窘况,拿钱救济,而凤喜也赠上自己的半身相片表达爱慕,随着交往加深,家树决定帮忙帮到底,又是送凤喜去读书(学校半日读书,半日做女红,为失学和谋职业的妇女而设),又是帮凤喜补贴家用,又是帮他们换更好一点的住房。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英雄救美,又相互爱慕,倒不失为一段佳话,然而世事无常,家树突然接到杭州发来的电报,说是母亲病了,着急返乡探母,走之前还向表兄借了三百多元送到沈家,作为沈家的预备家用。
然而,沈三玄的一个旧时朋友(弹三弦子),其徒弟雅琴嫁了一个师长做姨太太,自己在师长面前做了副官,通过采买中的小聪明中饱私囊,发了一笔小财,洋洋得意的夸耀自己,被沈三玄听到,交往起来,动了把自己侄女嫁给军阀做太太的心思,最终把凤喜推上了一条不归路。
故事走向曲折,难以三言两语描述清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张恨水先生的原著《啼笑因缘》,最终的结局:凤喜嫁作军阀太太,没多久却被惊吓至疯癫,后又辗转流落到另一个军官手中,痴傻几年后不治而亡,而丽娜最终也告别奢华生活,和家树因共同的理想走在一起,致力于报效国家。
沈凤喜的悲剧命运,固然有民国、军阀等时代的因素,但也与其性格、教育、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在这场爱情战争中,穷女孩失去一切,富女孩赢得爱情,不外乎有以下几条原因:
一、穷女孩习惯一味索取,而富女孩更愿意为爱付出。
家树对于凤喜及其家人的帮助,有其本性善良、同情弱者的因素,有对凤喜的爱慕之情的因素,但凤喜在接受帮助之后,最初的感激之情过去后,向家树索取就成了一种习惯:
(凤喜)不过上了几天课之后,吵着要家树办几样东西:第一是手表;第二是两截式的高跟皮鞋;第三是白纺绸围巾。她说同学都有,她不能没有,家树也以为她初上学,不让她丢面子,都买了。过了两天凤喜又问他要两样东西:一样是自来水笔;一样是玳瑁边眼镜。家树笑道:“英文字母,你还没有认全,要自来水笔作什么?这还罢了,你又不近视,也不远视,好好儿的带什么眼镜?”凤喜道:“自来水笔,写中国字也是一样使啊。眼镜可以买平光的,不近视也可以戴。”家树笑道:“不用提,又是同学都有,你不能不买了。只要你好好儿的读书,我倒不在乎这个,我就给你买了吧。你同学有的,还有什么是你没有的,索性说出来,我好一块儿办。”凤喜笑道:“有是还有一样,可是我怕你不大赞成。”家树道:“赞成不赞成是另一问题,你且先说出来是什么?”凤喜道:“我瞧同学里面,十个倒有七八个带了金戒指的,我想也带一个。”
看到这里,一声叹息!虚荣心,人皆有之,十几岁的女孩子,或许真是虚荣心旺盛的时候,如果不了解人物关系,还以为这是父亲和女儿之间的对话,女孩子们切记,除了父亲之外,另外任何一个男人都没有义务和责任无条件满足你的要求。而凤喜也不知道,正是这种虚荣,会在后来害死她。
反观何丽娜,听闻家树母亲生病,默默的送来关东人参两盒,对于家树这样富家子弟来说也是重礼了,对于何丽娜却是完全可以支付的,甚至毫不吃力,固然有其家庭富裕的原因,而其真情却更为难得。而凤喜听闻家树母亲生病,需要返乡探母,却担心家树一去不返,自己和家人生活无着,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二、穷女孩备受家庭拖累,而富女孩有家庭托底。
且看家树帮助凤喜之后,她的家人是如何做的:
家树原是和沈大娘(凤喜母亲)将条件议好了,凤喜从此读书,不去卖艺;家树除供给凤喜的学费而外,每月又供给沈家五十块钱的家用;沈三玄在家吃喝,他自己出去卖艺,却不管他;但是那些不敦品的朋友,可不许向家里引。沈大娘又说:“他原是懒不过的人,有了吃喝住,他哪里还会上天桥,去挣那三五十个铜子。”家树觉得话很对,也就放宽心了。
从这段话里,可以得出这么几个关键的信息,一是家树对沈家的帮助是非常倾力的,每月五十块钱的家用,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了;二是凤喜的叔叔沈三玄有一些素质不高的朋友;三是沈三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有人救济,立马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虽然本身的工作挣得少,但那也是自食其力,有了别人的救济,立马坐等,坐吃山空,性格、品格可见一斑。
至于何丽娜,爱交际办舞会,家人支持;留学国外,家人支持;想要作什么都随心所欲,拒绝了自己不喜欢的另外一个军官——沈国英后,也可以避居西山别墅。
富女孩相对穷女孩的优势,锦衣华服自不必说,最主要的是,可以拥有说“不”的权利。
三、穷女孩更易被诱惑,而富女孩从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沈三玄最初撺掇凤喜去尚师长家里去做客的时候,凤喜其实是明白自己叔叔“想巴结阔人,使自己去做引线”的龌龊心思的,所以决定不去,最后却耐不住自己叔叔的软磨硬泡,坐上了尚师长派来接人的车,到了尚师长家,看到绫罗绸缎等觉得眼花缭乱,享受到听差、女仆的服务又觉得是极大的享受,从来不会打牌却赢了七百多元钱(一笔巨款,当然是刘将军、尚师长等人的计谋),因此后来才会轻易答应刘将军的请听戏、汽车接送。
在此过程中,凤喜也是接到过家树的书信的,家树提及:
“我们的爱情,绝不是建筑在金钱上,我也绝不敢把这几个臭钱来侮辱你,但是我愿帮助你能够自立,不至于像以前去受金钱的压迫。”
凤喜明白家树对自己的真心,也明知刘将军“一大把年纪,又很粗鲁”,于是决定不和雅琴来往,但同时又难以控制自己去想设若做了将军太太,所能享受到的汽车、洋房、华服、美食、繁华,翻来覆去的想了一晚上,想要和雅琴、尚师长、刘将军断绝往来的决心,却在第二天一早上收到刘将军所送的珠宝之后化为泡影。而在这一过程中,间接受益的叔叔推波助澜,母亲也欣然接受。
金钱能使鬼推磨,也能迷了一个人的心智,为钱所奴役的人,最是可悲、可叹。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关于强者和弱者的一段话,特别的警醒我: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穷人思维和弱者思维,通常表现为:“我穷我有理”“我弱我有理”“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给我?”
在此书中,凤喜及其叔叔,对待樊家树的帮助,从心存感激到理所当然的转变,可谓是弱势文化的典型代表。
如果不幸,你是一个出身贫穷家庭的女孩儿,那么以下几条建议,请谨记
1、 认识原生家庭的局限性,尽量摆脱那些不好的影响。
2、 尽可能多地去接受教育,培养安身立命的技能、独立思考的能力。
3、 长得漂亮是资源,运用好才是资本,运用不好,也可能是厄运。
PS:根据原著,有同名的电视剧《啼笑因缘》,但是剧情做了大的改动,添加了更多狗血元素,更照顾了观众情绪给了大团圆结局,个人建议还是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