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上映的时候,想着还是先把小说《陆犯焉识》看完再看电影。从艺术作品而言,电影的表现力总显得比原作单薄。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叙述上给人更多的思考空间,但电影似乎需要更多方面的考量,而这样多层次的考量让影视剧作品之于小说的关系变得复杂。
看完了《陆犯焉识》之后,对《归来》的期待感少了很多,再后来去了趟甘肃新疆,回来后《归来》就下线了。前两天看到微信推送信息:腾讯视频上线《归来》,想着还是看一看。
陆焉识一生曲折的经历远不止“归来”这么简单。陆焉识的原型是严歌苓的祖父,她用第一人称去写自己的祖父,这部小说也就显得自然而流畅。陆焉识的一生可以说是上世纪中国,不同履历的典型人物经历的非典型集合。上海滩的大家公子,受继母之意与自己不爱的人结婚,随后便出国留洋,也包括与望达那段明知没有未来的激情岁月,都让陆焉识的人生充实而富有色彩。在结束美国自由生活回国的时候,他依旧向往自由。他的才情,他的学识,让他可以纵情的发挥。后来一切都变了,从国民党执政时期就变了,再到后来他被发配西北。大环境变化下小人物的命运显得无足轻重。西北荒漠的改造生涯,对极具浪漫主义情怀和自由向往的陆焉识远不止是身心的摧残。
关于婉瑜。一开始,她的命运就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小女子,受焉识继母之情嫁给陆焉识,但从嫁给陆焉识开始就没得到陆焉识的爱,还要跟焉识的“恩娘”去争着陆焉识的的爱与关怀。焉识留洋再到回国,她都似乎在守着活寡。直到她卖了自己的嫁妆去买了那块欧米伽,我对这个女人肃然起敬。但她终究是不幸的,主人公命运的变迁对家人的影响显得尤其的悲凉,让亲情被化解的苍白无力。婉瑜承受着所有的爱与痛,但到子女身上显得漠然。焉识爱她了,她也深爱着焉识,但不得不面对的是分别之痛和阶级斗争之苦。直到“归来”的时候,她竟完全不认得她深爱的焉识。
“归来”指的单单是陆焉识回来了吗?“归来”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在《归来》中不会有答案,看了《陆犯焉识》,答案会丰富很多。
严歌苓说:《归来》是一部可以给99分的作品,单从“归来”这段,确实可以说是一部好作品,老谋子几十年的功底和造诣,在文艺片上魅力十足,但就人物和故事本身而言,“归来”片段的节取,让陆焉识的悲凉显得失去了不少味道,让婉瑜的悲凉多了一些无奈。
电影的最后,陆焉识举着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陪着婉瑜站在雪中的车站前,等着那个要“归来”的人,这种悲凉不又是另一番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