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得一
晚上,照常打开简书,准备撰写一篇新文章,在提醒里看到一条消息。
有一份惊喜,却也淡然地对自己说了句:一切靠积累。
2018年2月22日6:45,我在简书敲下了第一个字。那个时候,我曾对自己发了个愿:
要把“得一说”这个账号,当做审视自己、积累能力的一个作品,更新迭代、打磨自己。
7年、2555天、每天1000字,7年后将2555000字汇成一本书。
7年,就做一件事,把所学所思所行,都记录下来。
7年后,翻开自己的作品,再次审视自己。
但这个路不好走,后来想想也正常,人在刚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总是过高地高估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
到今天,整整两年的时间(2019年基本停滞),写了221524字,收获了将近200多万的阅读量,一路走来,只有自己知道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参见:这篇文章我写了258天,你好意思不看吗?)
这些文字,其实读到的人很有限,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但这些都是次要的,最大的收获,是自己。
为了写作,需要时刻梳理自己的思绪,需要大量的阅读、观察、试错、体验和记录,有很多好的习惯被保留了下来。
韩寒说:“写作是我所做其他事情的一个总根基。我在小说里表达的东西,其实也是我在别的媒介中表达的一切。”
这点我很赞同,我也把写作当成做其他事情的基础。两年的写作,更新、优化了我的知识结构,让我进化成了另外一个物种,一个不同于2018年的我。写作,也让我做成了以前不敢做、不愿做、做不成的事情。——写作,是一次扎扎实实的成长实验。
感恩这个时代的馈赠,让我们可以以极其微小的成本,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就像王小波说的那样,只要读过几本书,手头有笔,人人都可以写作。
网络时代,写作更加地便利,能够获取的信息和见的世面,比以往的人都要大很多,特别是像简书这样的写作平台,给了想学习写作的人一个表达自己的地方,这一点是非常好的。
刚刚进简书的时候,找了很多大神的文章,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写作的、怎样获得大家认可的、怎样出版自己的书的。
我很羡慕他们,这些人,是不是上帝借着他们的手,写下了奇思妙想,写下了我根本就不会想出来的情节和人物。
那个时候,莫名地产生了一些焦虑。
再后来,我接受了一个现实: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一蹴而就,立刻就能成功。刚开始写作,要接受自己的笨拙。
我开始尝试学习周国平老师,把写作当做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
这里,讲讲写作给我的几个心灵财富:
第一,对世界更加的敏感。
因为经常写作,这两年对世界变得更加的敏感,眼光也变得犀利起来,一些感受更加的灵敏。
特别是与人的相处,更加的细腻。学会了如何去认真观察一个人、一件事。在体验一些东西的时候,也增加了心流的时间和次数。总而言之,对这个世界的灵敏度提高了。比如,以下这篇文章就是一个例子。(参见:《87年生的夫人》)
第二,阅读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你写的怎么样,取决于你读的是什么。
从读者到作者,就好比从吃客变成厨师,前者只需常常味道、满足食欲,后者更加关注食材,关注每道菜的工序,关注色香味怎么样、是怎么来的。
毫无疑问,一个写作的人,对待文字会有更大的敬畏,有了敬畏,对阅读的要求和品味也就更高了。(参见:谈读书 | 关于阅读的5个建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阅读习惯改观了不少:
1.朋友圈的东西从来不看(因为关了)
2.公众号的东西也基本不看(都是转了三手以上的东西,况且,虚假、谣言也多)(参见:如何找到知识源头?)
3.虚构类的书籍基本不看(这部分的输入交给国内外的影视作品了,虽然有些人说读原著很棒,但对我影响甚微)
4.非虚构类的书籍中,国内作者的尽量少看(多数也是二手传播,把国外的先进理论翻过来、炒过去)
第三,思维更加有序化,并产生了认知升级。
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曾在《写作风格的意识》里提出:“写作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组织为线状展开的文字。”
你也许也有这样的体验,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在白纸黑字上,是多么地不容易。再通过这些线性的文字,让阅读的人能够准确地接受你的信息,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人靠对话还沟通不了呢)。
首选,因为要多写,就意味着要对自己的思维经常性地训练,久而久之,会更加有序,这种有序,会体现为知识的结构化,你会很明白一个知识点能够准备地放在哪个地方,想要用到的时候,该去哪个地方调用它。
再者,因为有了更敏锐的眼光和高质量的阅读,大量的新概念进入大脑,旧的概念被不断地清理、打磨,无形中让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也提高了。
比如,每天早上,我在写晨间日记的时候,会经常去思考:自己的思考方式到底好不好,对不对,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存在哪些缺陷和误判。
可以说,写作是获得心智解放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参见:谈学习 | 如何打磨自己的学习力?)
第四,学会了和自己对话。
困惑的时候,把困惑写下来,能解决的一个个去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先扔在那里,后面有时间再把找到的答案梳理写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减少了焦虑。(参见:那些年,我干过的“蠢事”、愿望落空时,该怎么办?)
犯错的时候,我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写下来,想想当时是怎么思考的,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应该怎么改正,将来再遇到这个事情怎么办?极大地提高了反思能力。(参见:愿你刻下人生的“早”字)
成功的时候,我还是会把它记录下来,这一次成功的基础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好的原则和经验可以留着,可以指导以后的行动。这又慢慢形成了做人做事的人生原则。(参见:42条人生建议)
最后,借用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写作的认知,“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热爱写作的你,一路安好,“相信我,你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