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没有认真读过迟子建的作品,上学期借了一本《鬼魅丹青》,没来得及看就还回去了。近来课余实属无聊,遂再寻了本来看。连日春雨绵绵,春困使人懒懒,翻一翻书是再好不过了。
《月光上的行板》,这几个字一入眼,脑子里便自觉地勾勒出一幅恬静清幽的夜月图,皎洁的月光,一块一块错落有致的石板,随着脚步的行进而延长,直到月光的能覆盖的尽头,石板两旁是忽远忽近的清影。这个画面感,简直可以脑补一出唯美爱情故事。
一开始,这么美的名字我想写的是爱情。看了,没猜错,但内容却出乎我意料之外。细读后,整颗心都跟着揪起来。小说里写的不是浪漫的爱情,也不是全天下舍我其谁的爱情,言语间所见,朴实无华,即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天花乱坠的修辞,真切而现实的情感深深触动了我。
“林秀珊每次来到火车站,都有置身牲口棚的感觉。火车的汽笛声在她听来就像形形色色牲口的叫声。有的像牛叫,有的像驴叫,会还有的像饿极了的猪的叫声。所以那一列列的火车,在她眼里也都是牲口的模样。疾驰的特快列车像脱缰的野马,不紧不慢的直快列车像灵巧的羊在野地中散步,而她常坐的慢车,就像吃足了草的牛在安闲的游走。”
这是故事的开始,始于慢车,亦终于慢车。
小说描写了一对因进城打工而两地分居的年轻夫妇,在中秋节那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天假,于是他们不约而同踏上火车去看望对方,想给彼此一个惊喜。哪知,两个惊喜一交错就变成了忧愁,想象中的团圆夜泡了汤。一天下来,俩人分别坐了四趟火车,最后却只能在相对而行的车上对望了一眼。 奔波一天,到头仍天各一方,这样的来来回回中,他们见到了很多人,很多事,却总是见不到最想见的对方,爱的温情中透着辛酸。看完后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即使现实真的很骨感,也不妨碍人们不断丰满理想羽翼的执着。
开学半个月了,除了常规的上下课,同学间或有或无地忧虑着,有人在纠结考研与否,有人已经准备出国,有人错过出国交换申请,更有甚者,达到出国交换的各项要求,最后由于家里没钱而放弃了申请,而我前些天陪一个朋友去参加面试,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学校歧视链。继而惊恐,慌乱,之前还调侃毕不了业,现在是害怕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养不活自己。
对于前路,一直不能有个清晰的方向;对于爱情,期待中气愤,气愤而后心塞,心塞之后看淡;对于生活,极易满足,早上能吃上面包,如果每一口都还能咬到葡萄干,那就是极好的,背单词的间隙,听听歌,看看视频,鼻翼间萦绕着刚买回来的芒果的香甜味道,一天就完满了。
我想这迷惘与自得,也是生活中交错而过的两列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