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这一天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静静地读着一本书,这本书比较专业,需要潜心细品,不知不觉间读了几十页,理解得也透彻。
不知什么时候养成了这种习惯,一旦一日不读书,便觉得心发慌;一旦一天没有思考,就觉得活得不够充实。
一放假,打开手机,跃入眼前的,是读书这一话题在微信圈里的活跃,很多人在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也有好多人乐此不疲地在推荐自认为好的阅读书目。
这是好事,但也折射出一种无可辩驳的事实,读书,这一本来对教师生命是一件平常的事,却成了需要引领、推动、唤醒等方式来操作的工程。
再说的现实露骨一些,当下的教育世界,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里,多数人是不愿意读书的,学习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即使有人好心地去激励,为其竭尽全力搭建平台,对方仍然会无动于衷,不得已应付一下而已。甚至有些人认为,你让我读书学习,打扰了我的生活,影响了我的时间。
读书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呢?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引起了我的深思。文中有如下观点: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丰沛的感情。
生活的苦是重复性的。而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持续地经历同样的苦时间久了,痛苦的体验和效应会逐渐减弱,让人进入习惯性无助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久而久之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但是学习的苦是非重复性的。学习本就是认知边界不断扩宽的过程,需要你主动思考和汲取,而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循序渐进,不如生活的痛苦那样重复,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前者可以通过眼前的娱乐来自我麻痹,让自己对痛苦的感知渐渐丧失。而后者却只能在长久的学习积累中,慢慢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好处和力量。
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毕竟这个世界愿意主动给自己找罪受的人总是少数。不爱读书学习的人,肯定是属于前者。
美国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纳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印度克延比都蔬菜市场,生活着一群很穷的小商贩。每天清晨,他们会向富人借1000卢比,然后去进货,卖完可收回1100卢比,而晚上,他们要还给富人1050卢布。
也就是说,他们一天的收入是50卢比。后来纳什告诉小贩们说,只要小贩不把这50卢比全花掉,每天省下5卢比用于第二天进货。由于复利效应,他们只需要50天,就不用再去借这1000卢比的本钱了。从此,他们收入就会节节攀升,这样美好的结果,几乎是触手可及。
但是,没有一个小商贩这样做。“他们天天就那样重复着,分出利息达九年之久。”
纳什教授说:“那些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培养出了短缺头脑模式,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这就是为什么这群小贩宁可每天去借钱度日,也不肯从本钱中拿出一部分做长期投资。因为和眼前的温饱相比,他们根本没有兴趣花时间去思考未来的长线回报,因为从不考虑更优方案来解决问题,所以又陷入了靠借钱度日的烂泥潭死循环中。
茨威格在的《断头王后》里写到: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老师们,现在的读书学习是为了以后的人生格局地扩大,为了生命质量的地持续提升,只有趁年轻时存下思想与境界,哪怕每天存下“5卢比”,才会获得岁月增长后的幸福感。
学习其实并不苦,苦的是早已被生活消磨掉的好奇心和敢于对未来报有期望的勇气。如果你认为现在的读书与学习是在吃苦,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读书与学习是过一种高品质的生活,只有深度思维的生活才是智慧的生活,才能登上幸福的山峰,去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是人生的高度。
大家都明白“温水煮青蛙”的道理,我想大家都不会愿意被开水煮死,那就抓紧跳出来吧,去避开现实当下的舒适区,享受延迟的成就感。
如果你习惯了,读书学习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当它们与你一体时,其中的神秘力量会不断爆发出来,让你每天都产生奇妙的升腾觉悟,你进入了一个精神升值的世界,你的路会更加顺利、宽阔、深远!
过去不按思维而生活,终将有一天按照生活而思维。当我们退休了,真的老了,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无助与可怕!
还是趁早走上学习之路吧!只要坚持,极乐世界就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