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宿命论,就是“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都由天命预先决定的”,它否认人的一切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生受一种不可抗拒的外力支配,人们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在余华的小说中,无论是他早期展示血腥暴力的中短篇,还是后期关注人生苦难的长篇,人物命运大多呈现出一种无法把握的“预定性”和“偶然性”,人物在这循环的怪圈中奋力挣扎,但最终都难逃命定的结局。
孤独使人走向宿命
余华笔下人物的宿命总是和人物的孤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孤独之中,而且这种孤独并非自己的主动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一种自我安慰的力量,这种力量很可能就牵引人们走向了宿命。
在《世事如烟》中,人物的名字都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这已暗示着人的异化,而人的异化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精神上的难以沟通。文中众多人物的命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黑手所操纵着,孤独地走向了宿命,走向了死亡。
4是一个孤单的少女,她每晚都梦语不止,而且她的梦语总是与很多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她似乎已经知道自己每晚梦语不止,而且还知道这梦语给院中所有人家都笼罩上了什么,所以她脸上的神色与她那黑色长裤一样阴沉。”最后她自己也在梦语中走进了算命先生所设计的圈套。
此外,6的女儿、瞎子也都是因为孤独,因为无法从他人和现实中获取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都走向了非正常的死亡,这似乎也是他们的宿命。
宿命又导致了人的孤独
《鲜血梅花》讲述的是阮海阔奉母之命去寻找杀父仇人,完成为父报仇的使命。他对武林中的打打杀杀虽然毫无兴趣,但他还是无奈地踏上了复仇之路。
由于阮海阔并不知道谁是杀父仇人,他只是根据母亲的提示去寻找青云道长和白雨潇打听线索,于是阮海阔为了寻找仇人只能只身一人四处漂泊,不论阮海阔是否情愿,这就是他的命运。
其实在他五岁的时候,也就是父亲被杀的时候,命运就安排阮海阔长大成人后必定要独闯江湖,走向孤独。欣慰的是,阮海阔一直保存着美好的品性,在四处飘零的孤独境遇中,他没有怨怨相报。
此外,在《命中注定》、《在劫难逃》、《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文章中也同样表现了人物命运的不可掌控。
敢于向传统观念和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大胆质疑的余华,在这里却被传统文化中的宿命论彻底俘虏了,宿命成为了他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宿命思想或多或少影响了其作品精神境界的提升,因为宿命论并不排斥主观的努力,尽管努力也是徒劳,但关于这方面余华并没有涉及到,他笔下的人物都毫无反抗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