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解3:【入则孝】篇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字专指下位影响上位,特别是跟领导的观点拧着的时候。那么上位影响下位呢,用的是“训"、“诲”这些词。段玉裁在《说文解字》里说,“诲以刚克,训以柔克”。也就是说“诲”更严厉些,“训”更婉转些,而我们今天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正好相反,这也是文字演变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从佛经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佛陀对弟子说话用“告”,弟子对佛陀说话用“白”。为什么同样的行为,上对下与下对上,用的词儿都不一样呢?因为中国社会建立的是对等而非平等的关系,直呼长辈的名字都是大不敬,这一点和西方大不相同。
也因为文化的不同,所以我们从西方教科书里学来的影响力套路有时用起来不是那么顺手,要有变通才行。
比如在我们的文化里,长辈或者领导有过错,只能用“谏”的方式来帮助他改正,因为“父子不相讼”,下级不可以跟上司打官司(《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里记载了卫国君臣在国际法庭上开撕的事件,虽然错在卫侯,但君子们仍然坚持这种做法不妥)。当然这是老规矩了,现在已经不这样了。但是文化传承在我们头脑里留下的印记还在,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行为。
一个“谏”字就定义了向上管理的恰当方式,而且具体操做起来还得“怡吾色,柔吾声”。你可能会说,这不公平啊,不好意思,这是文化的力量,聪明人善于运用文化的力量,同时影响文化的演变,笨人才选择跟文化直接对抗。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说服领导,这不是一种强大的能力么,职场不正是需要这种能力么。
可见,让孩子从小就训练“谏”的能力很有必要。
怎么训练呢?还得要靠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做榜样,自己跟爷爷奶奶说话和颜悦色,这样孩子就有样学样了。
现在的社会真的不一样了,大人围着孩子转,经常看见家长跟孩子说话“怡吾色,柔吾声”,而孩子跟家长说话反倒凶巴巴的。如果你是这样的家长,要警惕了,得想一想这样子教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了怎么办?有几个上司能够像你一样和颜悦色地呵护你的孩子呢?
当然,“谏”不一定都要“怡色柔声”哈,《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谏有五: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规谏,四曰致谏,五曰直谏。”其中“直諫”肯定没有什么好脸色。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领导不听劝怎么办?等领导心情好了再来。当然现在社会文明了,“号泣随,挞无怨”就不必了。
一哭二闹三上吊,估计就是“号泣随,挞无怨”的乡土版本。这种事情在现代社会里少见了,社会也不提倡了,但是“无怨”的精神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无怨”就是想得开一些,领导不听就不听呗,我该做的事情做了,问心无愧。“有怨”的表现就是起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念头。情绪大反转,因爱生恨。
有怨就失去自我了,感情用事,意气用事,影响他人的功力也就失去一大半了。
如果我们坚信自己是对的,领导却不听,那基本上说明我们的方法有问题,得换个法子来谏。而不是自个儿生闷气。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尝药不是自己先喝一口,这不科学,而是嘴唇抿一下温度是否合适。
现在医疗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昼夜侍,不离床”基本上也不需要了。但是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孝敬父母的精神没有变。而且生病了有亲人陪在身边,生理和心理康复得都会更快。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这一条现在不适用了,但是可以作为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历史和传统,从中也受到教育。
为什么古人要设计“三年之丧”,而不是一年两年,按照孔子的说法,小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因此按照对等的原则,父母去世了,孩子应当要守三年之丧。三年不是整三年,而是到了第三个年头,也就是25个月。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西方人拜上帝,我们拜祖先,这是我们跟西方人很大的不同。
“丧尽礼,祭尽诚。”这是互文,展开来说,就是丧和祭这两件事都要外在有“礼”,内在有“诚”。礼就是各种仪式规矩,诚就是内心有真实的感情在。礼的内涵是诚,诚的表现是礼。
“事死者,如事生”, 还是指内心要真诚,人在做,天在看,丧礼与祭礼上的一言一行,都是发乎真情,就好像亲人还活着,正在看着你一样。
《孔子家语》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不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
子贡问人死后是否还有知觉,孔子回答,我要说有知,那么孝子贤孙们大办丧葬,以至于妨害了将来的生活怎么办?我要说无知,不肖子孙们不尊重死者,人伦崩溃怎么办?这个事不急着讨论,死了你就知道了。
孔子的这段话,解释了“如”的意思。孔子还说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佛经里把万事万物的本体叫做“真如”,佛还有一个称号叫“如来”。理解了“如”这个字,大约对人世间的事也就比较通达了。
祭祖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清明节,上元节,带孩子祭祖,与祖先连接,祈求祖先的佑护,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