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坐在公交车上无意间看见一名中学生拿的一本杂志上写着“低头了,帽子会掉下来和哭了,坏人会笑”想到我国历代官员和皇帝的帽子,其不仅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更是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
作为一名文史类的学生,在别人的眼中应该是熟读《诗》《书》,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但现实中我接触的人当中反而人家学理的文采更好,当然,我们学文造诣高深的些许还是有些,我纯粹是个门外汉,就此话题简单的谈谈,以抛砖引玉,希望有看到的各位师长、朋友感兴趣的话加以深入研究,给大家一个明朗的阐释。
冕服之制,按照传统说法,传说殷商时期已有,至周定制完善,各代沿袭,源远流长,虽冕服的种类、使用的范围、章纹的分布等等屡有更定,各朝不一,但冕服之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废除汉族衣冠,此制亦随之终结。
其实,前面说皇帝的帽子,那是不对的,通俗的讲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後各有十二旒),《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紘;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
尽管后来,历朝历代对冕服都有改进和变化,但是,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金、银、还是金银镶嵌宝石的,皇帝的权威和尊贵尽显在他的“帽子”上,“帽子”显示着他的尊严和地位。各种“帽子”的设计都要求戴冕着不准底头,必须饱满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气度。否则,一低头,他及他的“帽子”会失去应有的本色,失去帝王应有的气度,若“帽子”落地,他的尊严将尽失矣。故帝王之冕为帝王之尊严也。
涂鸦于 201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