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2月的新书,全名——《俭省:释放“少”的潜能,取得“多”的成就》,作者:斯科特.索南史恩。我觉得,“俭省”这个概念,对当下大多数人都有用,非常有用。
一、你是一个追逐者吗?
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摆了大约100本书,每天,我都要在网上下电子书……我认为多就是好。
前几天一个朋友聊到孩子周末要学足球、奥数、英语、书法……因为别人的孩子都这样干。
你想要更多的钱、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高的位子……更年轻的配偶吗?
有以上情况的人,在作者看来,就是“追逐者”。
追逐者,追求外在的东西。追逐心态,主要有三种来源:
1、攀比
2、默认要办成更多的事就得更多的资源
3、一味贪多求全
怎么办?“断舍离”这个概念很流行,但我不知道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还是仅仅缓解了追逐的焦虑。何况,做一个极简主义者,先不论是不是矫情、是否反人性,你时刻都在注意做“减法”,那不也是在“追逐”吗?
作者认为,办法很简单。只需要把公式改一下。
追逐者公式:拥有更多资源=结果更好
俭省者公式:更好利用现有资源=结果更好
二、俭省思维
俭省不等于吝啬,俭省是一种思维模式,有三个好处:
1、俭省者关注长远目标;
2、俭省者的攀比心理比较弱,不会陷入追逐者绝境;
3、俭省者总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
第三条尤其重要,当你自我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后,貌似自由度降低了,反而有利于激发创新。比如,你要钉一颗钉子,家里没有锤子,也不让你去买锤子,怎么办?家里有什么硬东西敲就是嘛。
实验1:让小老鼠拨打一个杠杆。有的小老鼠可以随便怎么拨打,有的小老鼠被限制为只能用右爪拨打。一段时间以后,受限制组的小老鼠学会了各种不同的拨打方法,而自由组老鼠会的方法反而更少。
实验2:让学生探索通常用来做防护包装的那种带小气泡的塑料布都能干什么。探索之前,实验人员先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被要求写篇文章,设想自己在一个短缺的环境中长大;第二组则写文章设想自己在一个富足的环境长大——当然这个文章的作用是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结果发现短缺组的学生找到了更多使用气泡塑料布的方法。
其中的原理就在于在限制条件下,你不得不对现有资源开发新的用法——这个新用法往往有一个很好的创造性。反过来说如果要什么有什么,你可以用新资源来实现新功能,那就根本没必要研究什么新用法,也就没有创造性了。
这就是俭省思维模式——主动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专注于已有的资源开发新用途,而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追逐者绝境。
三、限制下的刻意练习最有用
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如何成为高手,一条路,刻意练习。但刻意练习的效果也是要分领域的,这是作者对“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最新贡献。
第一,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最大;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非常有限。比如国际象棋就有非常严格的规则,在国际象棋的领域内,一个人的总练习时间能够解释他26%的表现;在音乐领域,练习时间长短能解释21%的表现;在体育中,练习时间能解释18%的表现,剩下的可能是天赋和临场发挥水平之类,也许还包含偶然因素。而教育、编程、航空飞行这些没什么固定规则领域,一个人的练习时间,居然只能解释不到10%的表现。
第二,环境局面越是可控和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越大;局面如果是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就很小。综合统计,在那些最可预测的环境里,练习能解释24%的表现。在最不可预测的环境中,练习能够解释的因素只有4%。
四、21世纪什么人才最贵
答案无疑是天才。
那什么人才是第二贵的?通才,就是多面手,如今有个流行词“斜杠青年”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哥们就是一个超级通才——斯多里.马斯格雷夫,NASA宇航员,他还是数学家、程序员、飞行员、军人、脑科学家、外科医生,他在NASA工作的三十年间,每个月有三天时间去医院给人做手术。而且,他高中都没毕业,就去机场当电气工程师,后来看人开飞机自己也想开,就重返校园读大学,结果一发不可收地学习了很多专业:数学学士、化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医学博士、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硕士、文学硕士。
每次问我读那么多书干嘛的注意了。我也在想像他这种什么都懂的人应该去干什么呢?
马斯格雷夫在NASA,以“能修理所有东西”著称,特别擅长临场解决问题。所以当哈勃太空望远镜出了问题,整个NASA的声望系于一线的时候,NASA发现只有马斯格雷夫最适合执行这个修复任务。马斯格雷夫自己说,“我之前学习的所有技能,可能都是为这一天准备的。”马斯格雷夫通过三次太空行走,总共历时22个小时,修好了哈勃望远镜。(友情科普一下哈勃望远镜,这可以说是人类的的第三只眼,引力波探测器是第四只眼。哈勃发射后6个陀螺仪坏了4个、磁力计和动力系统也发生故障,其效果和地面望远镜差不多。修不好,NASA关门是小事,推迟发现宇宙加速膨胀证据、证实每个星系存在质量巨大的黑洞、测定宇宙年龄……这可就大了。)
有人调查了4500名CEO履历表,发现他们总共从事过超过三万五千个不同的职位。研究者就考察这些CEO之前从事过职业的多样化程度,来判断这个人是“专才”还是“通才”。结果是“通才”更受欢迎。“通才式CEO”的平均工资,比“专才式CEO”高出19%——相当于每年多100万美元。如果是特别复杂的业务,比如涉及到公司合并、收购之类的技能的话,通才的工资甚至比专才高出了44%。
不妨用“盲人摸象”的道理来理解专才与通才?过去的世界,信息量小,大家的认知都没打开,可能就仅仅是“大象”那么大的领域,所以,哪怕你只摸到了大象的某个部位,那个认知已足够解决好多问题了。如今,信息爆炸,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层出不穷,固守一隅的专精,仅能解决微乎其微的问题。加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问题解决者,不在于自己撸起袖子去干,而在于知道需要找哪些人解决,不具备通识,如何明白该聚拢哪些领域的哪些人呢?再说,大家都说当下科技进步慢了而非快了,因为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这不正说明这些领域按“常理”进行的探索尝试几乎穷尽了,需要引进新的变量了吗?这就需要跨学科解决问题!
通才如此厉害,怎样成为通才呢?事到如今你真的问得出这个问题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好蠢。
五、人心是个叠加态
1970年代,有一个相亲实验。实验中的相亲对象从来没见过面,只通过电话交流。实验人员通过“偷听”这些电话里的对话,来评估每一对男女的进展程度。实验有个设定:某些男生会在相亲前收到相亲对象照片,但是他不知道,这个照片其实不是那个女生的,而是研究者找来的一位美女照片。男生以为是在跟“女神”相亲,但研究者真正关心的是女生的表现。结果是被男生误以为是女神的人,表现得也和女神一样。
萧伯纳的戏剧《卖花女》,讲有个语言学家说他能把一个粗俗的街头卖花女给训练好,让她学会上流社会口音,变成一位淑女。训练很顺利,可是别人还是一眼就看出来她不是淑女,举止仪态都不对。后来有人提出一个洞见:你要想让她成为淑女,就必须像对待淑女那样好好对待她。
你当她是个什么人,她最后就真的是个什么人。
你想女朋友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怎样对她吧。
这个套路适用范围,非常之广,不仅对别人可以,对自己也行。这就是著名的“自证预言”,你“预言”局面会如何如何,你按照这个想法去做了,局面真的就会如何如何。
所以,人心本来是个“叠加态”。你想把它观测到什么状态,它就会往什么状态塌缩。这就是“预期”的力量。
这个道理其实很早以前就懂了,为什么有用?我想,西方人讲原罪,东方人讲忧患,大家从出生就背负着一个“精神枷锁”,这可能导致人“精神上的通货紧缩”,没有去尝试、闯荡的源动力,自然干不成什么事。“自证预言”可能对这个“精神枷锁”产生两种力,如果悲观,自己认为自己不行,那种力就是由外向内的,导致“精神枷锁”越箍越紧;如果乐观,自己认为自己能行,那种力则会由内向外打破“精神枷锁”。而我们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可能怎样,正因为我们给了他不同的力,有的帮助他打破枷锁,有的则为他箍紧了枷锁。
作为一个现代人,或说一个追逐者,俭省思维无疑是一针清醒剂。
何况,限制其实让我们更自由!举个例,没有屏蔽,哪有“翻墙”的乐趣,哪会习得一身“翻墙”的技艺?
命运不给你什么东西,并非不公于你,而是为了激发你。只不过有的人主动,成了人生赢家,有的人被动,自己放弃了自己。比如,如何对抗广场舞大妈的骚扰?必须合法,不能动粗,这是限制,有的社区只知道向“上”反应却屡试无果,有的社区通过集资购买“远程有源定向强声扩声系统”进行抗议而大获成功。
我个人的理解,俭省,就是把握好“度”,向外取之有度+向内求索无度,适可而止的广度+止于至善的深度……
此文为万维钢先生《精英日课》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