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民以食为天。
可是我深深的不喜欢做饭。
从选买食材、调料,到洗切准备,到烹饪,到出锅,再到吃完收拾……一顿饭花去大半天的时间,对于这样的“辛苦”,我一直都是拒绝的。
总觉得,时间可以用在更多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上。吃饭嘛……
前些日子,通过小欧的分享读到《浅山茶物》一文。说红安天台寺,天台宗的发源地,当下是禅宗道场。寺内茶汤好喝,斋饭好吃。不仅味儿好,更是有着让人从头到尾含着满满欢喜与眼泪的仪式。
引用一段原文:
【茶是我们的佛】
「天台寺新寺在天台山的半山,当年智者大师开悟的古庙在山顶。从半山到佛顶,分布着百亩茶园。这些茶树长在北纬30度,海拔600到800米之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日照合宜。茶叶的品质非常好,可制上佳的绿茶与红茶。
悟乐禅师坚持只做春茶,不采秋料。因为不杀生,这里的茶园不会被喷洒农药,也没有除草剂和其他药剂。每年四五月间,是茶树开采的日子。没有药剂的催生,百亩茶园的产量可以预见。茶少,珍贵,僧人们就更礼爱。“我们的茶,随时都能听闻佛经佛乐”,执事的师父们笑着说。
如果有一天,你喝到天台寺的茶。茶汤里面有着善的因,一定会在你的身边,结出善的果。不知道,当你端起那一盏茶汤,会喝到什么呢?是感动,是平静;是遗憾,是后悔;是微笑,是流泪?
我想,那一刻的你,一定可以感受到,生命对于生命的慈悲。
」
这里的茶,听着佛乐成长,得以佛祖的加持与护佑,雨水会润泽每一片茶叶,甘露将涤净每一颗尘世烦恼心。如此茶汤,怎可不好。
禅茶正是将佛法的爱与善意,都融入茶叶,滋养众生。由此及彼,盛满了爱与善的斋饭也必是好吃的。
然,修道漫漫,一个俗人,如何在平凡尘世居家厨房找到道场禅意?
有句话说得极好: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自喂食婴儿第一口母乳起,母亲给予孩子一生无条件生命滋养的努力便开始了。从冲调奶粉到基础辅食,从烹饪鸡蛋的101种可能性到五谷杂粮生猛海鲜的实操技巧。真想狮吼一声:不会教育孩子的厨师不是个好妈妈。
而自我修炼成长的路上,越走,越发现,其实成为一个出得厅堂又入得厨房的妈妈个中滋味真的很美妙,竟也慢慢在料理百味之间找到了乐趣。尤其当我看着那个小人儿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健康优秀的长大,每一天,每一时点滴变化,其间成就感不与人说共鸣自在,这当是人间之最大喜乐。
这时,又不免想起,我的母亲。我是个爱吃的人,但也是个从小被妈妈追着喂大的孩子,直到初中,长身体的高峰,才一下子开了窍般的打开了脑袋里掌控美食吸引的开关。
学校里有食堂自产的豆腐串、肉夹馍和菜夹馍;学校外是五香豆皮、五香花生和五香瓜子;街头巷尾杂货铺里还有的是拽拽糖、酸梅粉和老冰棍儿……这些都是童年里熟悉的美味。然而,如今时常想念的却还是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是什么呢?热气腾腾的饺子,皮薄馅厚的包子,韭菜鸡蛋盒子,猪肉粉条馅饼,飘香葱油烙饼……母亲牌面食,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走到哪里,馋这口儿了就找来吃,形似神似,但总没有能入心的,就差那么一点点。
一晃,离开家快20年,大学读完就南下彻底挪了窝。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断遇见新的自我,也在这种变化之中慢慢发掘一衣、一食、一器的意味。时而思念家乡,想念妈妈的味道,一念起,就突然懂得了平凡私厨里方寸之间的意义所在,不就是围绕着一个“家”的温暖的发源地么,这里荡漾着有关每一个“妈妈的味道”的故事,这种有温度的味道就像风筝的引线,牵绊着每一个游子的心。
于是,庆幸自己有了“悟”,在这个道场的修炼精进之所在就是懂得要给孩子未来有一天能长长久久思念的“妈妈的味道”啊。而这又何尝不是生命对生命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