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Wendy Behary的《Disarming the Narcissist》这本书,想和大家聊聊自恋型人格,这个词或许听起来有些沉重,但如果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这些人存在,多些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自恋型人格并不是简单的自我中心或爱慕自己,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特征,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自恋型人格的特征:表面的自大与内心的脆弱
自恋者的几大人格特征是:强烈的优越感、特权意识——总是希望自己被特别对待、渴望赞美、缺乏对他人情感的同理心。
这些外在的人格特征背后,隐藏着深深的不安全感和匮乏感。他们的优越感,更多时候是为了掩盖内心的空虚和恐惧。他们对外界的认可肯定(validation)有着持续的需求,这种需求源于内心深处的“羞耻核心”。为了避免面对这种感觉,他们不断寻求外部的赞美和肯定。他们最害怕事情往往是暴露自己的脆弱。
童年经历的影响:忽视或溺爱
自恋型人格的形成,通常与童年时期的经历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极度的忽视,他们可能会发展出自恋特征,作为应对被遗弃感和无价值感的防御机制。相反,过度的溺爱和赞美也可能让他们形成膨胀的自我价值感,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优越于他人,应得各种特殊待遇。
思维方式与认知扭曲:黑白世界中的挣扎
自恋者的两种常见认知图式是:
1. 特权图式:相信自己理应受到特殊待遇,比他人优越,世界应该围绕他们转。
2. 不懈追求完美图式:认为自己必须完美才能被接受,对失败和批评有深深的恐惧。
些认知图式导致了他们的认知扭曲,强化了优越感,阻断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他们常见的思维方式包括:
1. 非黑即白的思维:要么完美无缺,要么一无是处,没有中间地带。
2. 过度概括:从一次负面事件中得出全面的消极结论。
3. 个人化:认为他人的行为都是针对自己的,强化了自我中心的感觉。
情感的矛盾:理解但无法感受
虽然他们缺乏同理心,但可能具备认知同理心,也就是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所缺乏的是情感同理心,就是无法真正感受或与他人共情。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多是为了利用这个关系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互相扶持和真实连接。
防御机制:保护自我的屏障
为了维持理想的自我形象,避免暴露脆弱,自恋者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会使用两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1. 投射:将自己的负面特质、脆弱点或不安全感归咎于他人。
2. 合理化:为自己的自私或有害行为寻找借口,避免内疚或羞耻感。
他们可能会通过操控、责备甚至施展魅力来保持对环境的控制,避免暴露自己的脆弱。
缺乏自我反思与害怕脆弱
自恋者通常不善于自我反思,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考虑他人的感受。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永远没有错,可以轻易地将问题归咎于他人。内心深处,他们对暴露脆弱性有着深深的恐惧,认为承认缺点等同于软弱。
我们理解自恋型人格并不是为了指责或排斥,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他们背后的心理机制。这些特征往往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成长经历的结果。通过了解,我们可以更有同理心地看待他们,下一篇我们会聊一下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如何更好地应对并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