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所向无敌”是今天听的常军老师的《家庭关系心理学》结束时,老师送给学员的一句话。所有的关系,各种沟通方法,都敌不过一句“做好自己”。这个课程内容不多,昨天和今天随便听听就听完了,也没记住吸收多少,找几个有点意思的点:
我是不是被它给粘住了:感觉被原生家庭困住时,抽身观察,觉知原生家庭。给了一个法宝,多问自己:“我是不是被它给粘住了?”给的解释:被什么粘住就是什么的奴隶,被什么粘住就被什么所控制,被什么粘住就是什么水平。” 我的感觉就是有时会被某件事、某个人、某种情绪、某种想法、某种念头、某种认知、某种关系粘住,跳不出来。跳不出来就是被控制了,觉察到了,就跳出了一半。老师讲心理咨询师要做慈悲而不沾身,一旦慈悲沾身就做不到客观中立,过分同情来访者就做不好治疗。
“有毒的爱”,我们经常打着爱对方特别家人“为你好”的名义,实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是自私的表现,我们给予的并不是对方需要。如果付出爱不是无条件的,而是“高期待、高控制、高依赖”,就属于有毒的爱。我们有时可能给的就是有毒的爱而不自知。
错位沟通:这种沟通方法的名称第一次听说,但实际方法有听说和运用过。就是对方用情绪沟通时,你不用情绪,你用认知或行为;别人用认知时你用情绪或行为,有时都用情绪或都用认知、都用行为有时只能让问题升级,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就像李松蔚老师说的,对方生气时不知道怎么哄,倒杯水。他还举过一个例子:有次在机场,下暴雨,飞机晚点,妻子就很生气,跟丈夫抱怨:我说坐高铁,你非要坐飞机。要听我的坐高铁,早到家了。现在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像的一般的直男会说:别说了,我怎么知道停飞了?现在说这些有啥用?你为啥听我的,你咋不坐高铁走呢?.......这个丈夫说:你坐累了吧,来,我给你捏捏肩。就不接妻子的气话,直接换话题加行动。
还提到了很多次完整人格指的是有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说到孩子的安全感基本都来自于妈妈时,我都感觉愧疚。讲到0-18岁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好想重新再养一次孩子,带孩子的时候,自己还没分化好,还处在不成熟的状态,没办法,做不了完美的妈妈,就做一个爱学习的不断成长的妈妈吧。
社区老年大学名额少,没报上名,现在区里又推出了社区文化大课堂,免费课程随便上,哈哈。现在我们社区推了声乐和美术课,课程介绍里说如果你充满热爱,想要发展自己的艺术才华,或者只是想找到快乐和放松,那就加入吧。我只想找到快乐和放松,哈哈。报名的人并不那么踊跃,我看其它社区的很多课程都没什么人报名。我先在自己社区报了周三的两门课试试水。美术课是教丙烯画,还不知道啥是丙烯画,在网上搜了下,就是零基础最容易入门的,看看挺好玩儿,就它了。
前几天下雨娃没跑步,这两天娃连着两天都远门有些累,处于想跑又不想跑的状态,就在我这儿叨叨,就等着我说累了就别跑了,然后心安理得不跑了。昨天就这么干的,8、9点就说困了,想早点睡,结果没去跑也没去睡,反而比平时睡得还晚。今天又在我跟前念叨累,我就不表态,不给建议了,随他自己了,哈哈。就像瓶子说的,当父母的太容易给建议了,张口就来,有时娃只是感叹一下而已。要不断提醒自己。
我这两天也懒着不想动,所以也理解娃的不想动,说教不如示范,所以没啥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