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公文写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文章里能够用上几个典故,不仅文章会增色不少,而且也会让自己显得特别有才。但是,典故却不是那么好用的,即使手头有了这么一本工具书,可以随查随用,但是这些典故都是些毫不关联的只言片语,枯燥乏味,不但难记,而且难以持久。
所以,用典还需要学典,但是,学典又是谈何容易!这个难度简直可以用“难于上青天”来描述,想想一个个典故后面那些浩淼无烟的典籍文化,你只能望洋兴叹。
那么,典故真的学不来吗?其实不然!典故可以学,而且不用刻意花大片时间来痛苦地啃读这些典籍,相反,你学着学着还会兴趣盎然,不仅记得住,而且越用越顺手。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路数,有这么神奇呢?这就是以典故来搭建自己的学识体系。这个方法就有点像堆积木,越堆越有趣味,等待积木成型的时候,你会成就满满。
这个办法还是来自于我当年初入职场从事公文写作的时侯。当时的一个领导十分文气,大会上讲话很喜欢用典,给他准备的讲稿里肯定少不了一些典故。
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兴起,讲话稿都是手写后交给专门的打字员打印排版。所以,我只能从报刊杂志上搜集各种讲话场景中可以用到的典故。
不过,这些典故成群成群地散落在笔记本里,我一看就觉得头皮发麻,毫无逻辑地堆砌在一起,宛如一堆珍珠洒落一地,无从捡起,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何况我对这些典故的拿捏和使用终究还欠些火候,有时候用在文章里,我自己都感觉到有些别扭,但是,为了适应领导的讲话风格和需求,我也顾及不了这么多了。
后来,这个领导看出了我的烦躁不安,便耐心地给我指出了典故使用中的问题,还一语中的地道出了我的焦虑,告诉我摆脱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加深感情,培养用典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文章中驾驭这些典故。
自那以后,我开始用心培养自己的兴趣,在 兴趣中加深感情。当年,我解决的办法就是跳出一个个孤立乏味的典故,用不同的线把它们串起来,这些线就是传统经典。
只要把这些典故置于传统经典这个大背景下,原本孤立无趣的语句仿佛鱼儿重新回到了水池里,一个个活了过来似的,神采奕奕,充满了生命力。
这样一来,不但加深了对典故的理解,而且也在为自己搭建一套传统经典体系,这些典故就是这套体系中熠熠发光的珍珠,它们成为你深入传统经典的指引路标。
如此一来,你会发现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你在搭建自己的学识体系,而这些典故不过是这套体系的副产品而已。
所谓的“学识体系”,体现出来的是架构整体框架的能力,它从公文用典的角度出发,及时解决遇到的每一个典故的知识点,一个点一个点地弄清楚,然后以点成线,以线成面,最终编织成一个传统经典的学识体系。具体如何操作,我们在下篇分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