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考试、工作,就算是普通人也有想记录的青春,因为真实的存在过,有笑有泪,本连载收集了吴嘻哈小盆友(也就是本人啦)从上学时看过的剧、写过的字、好玩的东西等等等等,通过图文点滴青春的记录,装载满满的回忆。我想通过自己半幽默诙谐半情感独白的文字,阐述观影背后、每次经历的事件之后,现在的自己所悟出的小小人生物语,也想与有和我一起经历这段岁月的80后年轻一代们产生共鸣。因为有回忆,我们才能从中感悟生命的历程,然后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成长!
I see you:《阿凡达》前后那些事儿(09年,冬)
读了英文专业才知道,除了学英文之外,还有“二外”要学。学校规定可以在:日语与德语间选择一门作为“二外”。我头也没回的选了…………日语。作为常年使用汉藏语系的偶来说,一种日耳曼语系的语言就够我受的了,再来一种,虽美其名曰“人家有伞,我有‘三外’”,但其中的苦累程度,我还是能感同身受的,最主要的是,我没有饭的德语国家的偶像,也没有稀饭的德文歌、影视剧。对于学习语言这件事上,我一直有种偏执,就是一定要培养自己在所学的语言环境的转化物:比如喜欢的影视剧、偶像、流行歌曲,耳濡目染的感同身受,总比枯燥的死记硬背要好很多。
上了日文课,才慢慢开始就语言学习上捡回了点自信。日文课是从最基本的五十音图学起的,整个学年需要学完整个初级教程。而这,对于我是两年前就已经搞定的事儿了。看着那些平时一直写着像“那摩温”一样形状的字母的童鞋,开始一笔一画的练习着与那蝌蚪般字母完全不同的“横折弯够”时费劲的样子,我才明白古人口中的“学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的涵义。
看《阿凡达》那天,刚考完这学期日语的期末考。很自信的提前考完出了教室,因为所有的题目都是我几年前就已经学会的东西。所有的专业考试都结束了,想轻松下,就和老王约好晚上一起去电影院看正炒的火热的《阿凡达》。
这是我第一次看3D电影,看这部片子的时候,除了美国大片给人的震撼外,还有某种惺惺相惜的共鸣:如果男主没有去那个星球,如果不是临危受命,他只是个在地球上,两腿行走都不便的自卑的人,他渴望变成“阿凡达”,你可以想象,当他进入另一个星球,可以自由奔跑、穿越丛林时那自信、开朗的样子,那是种无法用言语去表达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当我看到,他引领当地族人去与人类抗争的时候,是那样的英勇与果敢,完全没有现实中那个轮椅上自卑青年的痕迹,随着音效的推进,他骑在那个赤色大鸟上,再加上3D效果,感觉就好像自己和他一起飞驰在云端、山谷、丛林,号召着当地人去抵抗外族势力。虽然很多人都说这只是一部加上视觉效果的“房产业主与钉子户PK”的故事,但我似乎能感受到男主角在蜕变时的欣喜、在彷徨时的无助,以及在战斗中的无畏。那天晚上,我做了个好梦:我梦见和阿凡达一起,骑在赤色的大鸟上,在新的星球上自由飞翔:在那里,我可以重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尽情的舞蹈、欢笑……
后来,在第二学期的开学,我得知自己居然拿了两门专业课程的单科奖学金,其中一门还是那位严厉无比的系主任的文体学,这种突发性的SHOCK,没带好药还是很难一下子转的过弯的,当老师告诉我的时候,自己都被自己吓了一跳。以至于第一反应,居然是问老师是否有看错名字。后来想想,看来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死磕英文、以及被说教还是有用滴。
那一年,我遇见了《阿凡达》,I see you……
《指环王》系列电影所感
史诗加魔幻题材的电影一直是比较偏爱的电影类型。自然的美景在高科技的电影手段渲染下所形成的仙境般的环境,加上主人公不畏艰险的历险记般的故事,让人不喜欢都难。
《指环王》在期末考试结束的休假中,一口气看完了整个系列。语言大师托尔金笔下的奇幻世界,由杰克逊导演变成了完美的影像,让我体味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感受与冲击,更是心灵上的一次洗礼与净化。
为着一个目标,历经艰难险阻,与各类人物PK,集聚团队力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历险记的魅力在于,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好多人、好多事,看见好多个不同的世界,体味别样的人生,这其中会有苦痛、挫折,但经历过后,这些所有的东西都会归根为一个名词儿,带领你变成内心更强大的人,这词儿的名字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