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在天还未亮的早晨跑步时,黑暗中遇到一骑车的中老年人摔倒在地,你会停下来去扶么?(这问题感觉有点老掉牙了哈)
今早出去跑步,天依然是黑蒙蒙的,天空犹如一口大黑锅般罩在头顶,而路灯却早早地放弃了自己的岗位,我心里不由一阵骂娘。
简单做个下热身,打开GPS,我开始了今天的跑步,家里这边的跑步路线需要经过一个桥墩,看到桥墩的另一边灯火辉煌,我不由地加快了脚步,毕竟黑灯瞎火的,总感觉身体放不开。
跑过桥墩的另一边,还没来的及缩小瞳孔,路灯仿佛捉弄人似的,啪的关闭。靠,搞什么!
就在那一瞬间,旁边传来“哎呦”一声惨叫,并夹带着自行车的倒地声响,原来出桥墩的那一块路面本就不平整,加上灯光的捉弄,摔倒很有可能发生。
从发出的声音可以辨别,应该是一个中老年男性。那一瞬间,跑步中的我脑袋里闪出了N种念头:
过去帮个忙吧,年龄那么大了,发扬下乐于助人的品质?
算了吧,我这笨手笨脚的,万一扶不好,再摔上一跤,人家讹我怎么办?
怎么能这么想呢,又不是我撞的,扶一扶怎么了,胆小鬼!
哎,这路灯今天非常诡异,说不定就是一种凶兆呢,还是躲远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
讽刺的是,至始至终我的脚步都没有停下,等心里平静下来时,人家可能早走没影儿了!
你是不是以为我接下来,我要就”扶不扶“发表我的观点了?
NO,这方面的话题已经被网络说烂了,更何况我知道,就算真能理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也很可能只是一份安慰自己的答卷而已,这种自我感动地把戏还是算了吧,而其实,我到底是怎么想的,连我自己也不甚明白,与其和自己对着干,倒不如跳出这件事,聊一聊关于自我洞见的反思。
近几年,关于身心灵方面的纲目越来越多且繁杂了,毕竟大家在物质方面基本得到了满足,在精神方面开始有了更多的需求,我自身也不例外,学习FPA性格色彩已将近三年,在自我洞见这个层面上,却一直有些力不从心。
在写作群里,也有很多人在学习心理学方面的东西。通过这方面的学习,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和认识自己,这当然值得欣喜,但继续学下去,反而越发迷茫了,这与我在洞见自己时遇到的瓶颈何其相似!
在上个月末的好报晚会上,我在分享中推荐大家多读故事书,来跳出自我的瓶颈,因为在那些故事书中,我们时常能够发现自己的影子,自我认知方面的盲点会瞬间被照亮,并引起我们的思考,一路走向更好的自己。
其实,最好的了解自己的方式当然是多尝试,多经历,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受限于时空跨度与我们自身的寿命,无法样样都实践,而且从得失比上看,也并不划算,毕竟谁都不想再去经历一次文革,911,汶川大地震,不是么?而通过读故事书可以最大限度地“填充”我们的经历,因为我们无法亲身体验的那些感受都可以通过阅读“看”到和“听”到。
而身心灵的东西就算诠释得再精彩,也无法逃脱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不夸张地说,那样的东西懂的多了几乎不亚于一种催眠,会将我们束缚在一个圈子里,诚惶诚恐。
换言之,我们只知道去洞见处于安静状态下的自己,却忘了去洞见那个与世界相处时的自己,这样的两极分化,会让我们的内心常常处于被撕扯的状态。
通过对自己的了解反而会屏蔽掉我们所处的现状,让我们的觉知处于沉睡状态,依然按照以前待人接物的习惯来处世,这中总透露着淡淡的揶揄。
在我看来,这种揶揄的实质正在于,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来深刻消化那些所谓的道理,就如小孩子吹不动大气球一样,太高深的道理如果我们未曾经历过,待遇到事情时才发现,那些道理似乎太过苍白?不,是我们的内心太无力。
回到今天跑步的遭遇,那一瞬间我到底在想些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何想了半天却依然没有行动,因为我被“扶不扶”的鸡汤道理太多洗脑了,并未亲自体验过,真正遇到了,才会心里打鼓。
那下次争取好好体验一下?呃。。再说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