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忠贤
我是从小吃土豆长大的。我们老家都把土豆叫洋芋,生活的主要食物。小时候我们每天吃的,肯定都与土豆有关,土豆面条,土豆擀面,土豆烩面,蒸土豆,煮土豆,焖土豆,炒土豆丝,炒土豆片,土豆疙瘩,土豆粉,土豆馍等。甚至蒸米饭也要放些土豆,还有土豆饺子,土豆包子,土豆糍粑,麻辣土豆等,反正身体里充实的,都是土豆,浑身散发的全是土豆味儿。但是,对挖土豆还没有深刻的体会。
离开家乡30多年以后,从又回到了家乡,在山墙旁边开辟了一块地,七八个平方吧,迫不及待就种上了土豆。
三个月多之后,到了收获季节。挖土豆的活儿,看起来很简单,干起来实在是不容易。
挖土豆,得用插头镢。我自己没有,就从邻居家借来了一个。带着丰收的喜悦,一手提着插头镢,一手提着大竹笼。来到地边,看看,多数土豆苗已经干枯了,只有个别土豆苗还是绿色的。虽然是绿色的,但长得不是那么旺,说明已经确实到了挖土豆的季节。土豆苗不旺,荒草却长得茂盛,土豆苗混在荒草里,要把它挖出来,还是有点难度的。
我觉得,就这么点地,应该很快就挖完了。于是,站在地头,抡起了插头镢,用力挖下去。朝起一拉,土豆就从地里翻出来了,一个个金黄金黄的,躺在地面上。“哎呀,不错呀。”就朝笼里面拾。看着自己种植的土豆,一个一个挖了出来时,一种通过汗水劳动凝成的成果,心里感觉特别的舒坦,不由得高兴的喊了起来:“挖土豆了,挖土豆了。”
这真是,功夫没有白下的,汗水没有白淌的。只要付出,终有所得。种土豆时,从挖地、整地、选种、切种、下种,除草、浇水,翻地。出了不少力,流了不少汗,如今的成果都是汗水浇灌的。
挖土豆时,两腿分开,脚成八字型站稳,抡起叉镢,朝土豆根部旁边挖下去,用力把镢头往上提,翻出来,就可以把土豆挖出来,太浅或太近,就把土豆挖坏了,不是把土豆挖成了两片,就是挖伤了,受伤的土豆很难保存,很快就会烂掉了。所以,真正干起来还确实是个不轻松的活呢。
也就挖了四五米远的的一行,马上就感觉腰疼,腿酸,两臂困麻,头上的汗珠也像豆子一样滚下来,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衬衣被汗水湿透了。媳妇看我累的不行,说我是书生百无一用,让我歇着,她来挖。她自己挖了不到三米远的地方,也是累得气喘吁吁,汗水直趟,也坚持不了了。我又接着上阵,坚持着挖了一行,四米多远,“负伤”的就有十几个,有的成了两瓣,有的被“穿膛”、“剖腹”,甚是惨烈。
一旁路过的杨大哥,见我在挖土豆累成这样,就接过了镢头,给我讲解怎样才能挖土豆,而不伤了土豆。只见他拿着镢头,向土豆苗旁边使劲一插,然后从旁边轻轻一掏,土豆们都乖乖的跑了出来,躺在土面上。杨大哥一边解说要领,一边上下翻飞,一会儿工夫,就把四五米远的土豆挖了出来,站在地上,喘着粗气,却不淌汗。看看人家,想想自己,确实还要好好学着干,就接过了镢头挖了起来。
于是,我就一边学着杨大哥的动作要领干,一边思考总结:如何成功的挖好土豆,比如用什么样的步伐站立,用什么样的节奏,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减轻腰部的疼痛感,能将一窝土豆完好的挖出来,还不破损。就在这样的思考当中,一个上午,摸索出了挖土豆的诀窍:两腿分,脚八型,轻举镢头,不能太猛,瞄准根旁,斜插入土,快速上提,摇摆右移,一手提锄,一手捡拾。嘿,还真不错,这样挖了四行子,100多斤土豆,幸运的是,挖伤的土豆并不多,只有四五个。
看来,处处用心皆学问。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会,但只要一样一样学,终究都能样样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