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4G时代,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听书,可谓方便至极。不过,这样的听书相比古时的听书,显然少了一些仪式感。
有人听书,就需要有人说书。那么,什么是说书?古时的说书人又是如何说书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简单了解说书这一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一、什么是说书?
说书在宋朝开始流行。说书也叫讲书、评书,古代称为说话,在广东和闽南等地区俗称讲古。闽南的说书人被称为“讲古仙”。仙,是“先生”的谐音。说书人说书的地方被称为“讲古场”。
二、说书人如何说书?
1. 道具
说书人的道具主要有桌椅、折扇和醒木。清末民初,说书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穿长衫坐在桌子后表演,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到20世纪中叶,说书人站着说书,桌椅基本不需要了,折扇、醒木等道具也极少使用了。着装也没那么讲究了,不一定非得穿长衫。
折扇,在说书人手中挥舞,开开、合合,让说书更加活泼生动。
醒木,顾名思义,是说书人在开始表演或中间停歇的当口使用的一块木块,用来提醒听众安静听书。
2. 语言及内容
各地的说书人以当地方言讲述各种故事,连目不识丁的听众也能听懂。说书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传播文化的艺术形式。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类的章回体小说,都是说书的经典曲目,深受民众喜爱。
3. 表演
说书人表情丰富、动作夸张,口若悬河、绘声绘色。一个人、一张嘴,就能演绎千军万马,让听众如身临其境,听得如痴如醉。
故事最能吸引人。说书人是讲故事的高手,常常会在说书高潮时留下悬念。说书人的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总是吊足了听众的胃口,让人欲罢不能。
说书这一传统的民间语言文化艺术,自古流传下来。随着电子媒体的普及和普通话的推广,传统的说书人已经极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在线听书栏目的音频、视频,随时可听、可看,只是少了当年讲古场说书人那种浓郁的地方特色。
今天的老一辈人,小时候大部分都听过说书,讲古场里听书成为他们难忘的儿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