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大家写日记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人是为总结自已的生活经历,有的人只是为了抒发情感,有的人为了记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也有很多人都有一个出书的梦想,或学术论文,或生活随记,或经历故事,或胡编小说。
出书,难不难?
不难。已经出了31本书的台湾著名广告人、女作家李欣频,出书的速度之快,让我们叹为观止。
人家那是广告研究所硕士,是北京大学广告学博士,是北京大学的客座讲师。
而我们是普通人,普通人能出书吗?
能。
今年43岁的陈慧,生活在浙江余姚,每天上午,她是推着小车卖杂货的小摊贩;下午,她是电脑前自由创作的作家。这两种看似不搭界的职业,却在她身上无缝衔接,坚持写作十年,摆摊之余出了两本书,《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世间的小儿女》。
孤单两个字,陈慧从3岁开始体味,那时她被父母送人。直到13岁又回到父母身边。高中毕业后,因为生病须终身服药。27岁远嫁浙江,40岁离婚。独自带着孩子生活至今。
陈慧介绍着自己的过往,“2010年,我利用摆摊之余的闲暇时间,自娱自乐地写起了不着调调的小文章,直到如今。”
经历坎坷的她,用文字记录身边普通人的故事,陈慧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大都取材于梁弄镇,有为了讨生活辛勤劳作的小贩、也有听从父亲安排错过爱情的女人。故事里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有艰辛、也有温暖。
这是陈慧在《世间的小儿女》自序中的一句话:
“我更像是在记录。用五味杂陈的生活输入,用不加修饰的文字输出,记录一丝一缕的柔情,以弥补旧路上的遗憾,记录一点一滴的感动,以供我在前路取暖。”
网友评论:“普通的人生也是一部史诗,再渺小的梦想也是梦想。”
那么,想写书怎么写呢?
李欣频在2020年423读书日的《以作家之眼读出书中没写的“创造式阅读法”》中,她介绍她是这样写书的:
“我的原则,在写书的过程中,是不看任何书的。我会自己把架构写完,就像一个胎儿一样,要在妈妈的肚子里面,长出自己的骨头——自己的架构都完全长成之后,才会去快速地看别人的书,看相关的资讯的某个专家,他的某个观点刚好支撑了我的这个观点,我就会把那一段引用到我的书里面。”
李欣频老师说,平时的阅读是写作的其中一个积累过程。但是,不能漫无目的地看书。要时时带着创作、创课的角度去阅读,读着书面上的文字,要想到这文字背后是怎么创作出来的逻辑,要想到你在创作、创课的时候,是否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写书,也可以像陈慧这样,在平凡的日子里,写着身边的点滴感动故事。
总结:写书,就是写作,能写几十字的微博,朋友圈,就能写作出书,别把写书想的太复杂,无非就是更加系统化了!
1、先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框架;
2、然后借鉴同类书籍,搜集资料,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3、开始写作正文,不知道写什么,记住4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个案例;
4、每天坚持写,不怕慢,就怕停,状态好了多写点,状态不好,怎么也的写个七八行;
5、当写不出来,脑子不转的时候,别硬憋,容易打击信心,改变物流位置,出去转转,溜达溜达,换换脑子;
6、想不明白的问题,睡觉前思考一遍,然后入睡,第二天真的会有思路了;不吹牛逼,你可以试试!
7、给写作做个时间规划,大概什么时候写完,立个目标,也可以吹个牛,实现不了尴尬打脸的那种,来激励自己,比如告诉自己的追求对方;
8、写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按照顺序,那个模块的知识框架先整理完了,可以先写那个章节;
9、动脑子思考的活儿,放在平时,思考通了,加到思维导图上,写作就集中精力全力输出!
最后,写作出书要趁早,要趁早,要趁早,重要的事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