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国家经济调控的理论源泉,现代宏观经济学开山之作,理解经济运行的本质和规律。 - 三余书屋 3ysw.net

WX20240418-134338@2x.png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您好,我们今天要聊的书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是著名经济学大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著。凯恩斯不仅是战后经济复苏的重要推手,还曾在英国政府和银行界担任重要职务,甚至担任过世界银行的领导。他的观点改变了多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他的这本书。简单来说,这本书通常被称为《货币通论》,这个名字意味着这个理论具有普遍性,适用于各种情况。凯恩斯认为,传统经济学家的理论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适用,而他的理论则更为全面。他不仅批评了旧观点,还创立了自己的经济理论,开辟了新天地,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他重新定义了经济中的一些关键词,如收入、储蓄和投资,并用数学和逻辑的方法来支持他的理论,使其既易懂又条理清晰。《货币通论》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围绕就业、利息和货币展开,我将逐一为大家解释这些内容,以及这本书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就业问题开始讨论。在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家,如萨伊和弗里德曼,认为就业不是问题。他们相信资本主义不会有失业。以萨伊为例,他的萨伊法则是经济学的基础,认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东西会互相交换,每生产出一个产品就会有需求。因此,根据这个理论,市场会自动平衡供需,不会有过剩,也不会有失业。

然而,到了19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问题变得非常严重。数据和现实都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确实存在大规模失业。但那些老经济学家仍然坚持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认为失业不是系统性问题,要么是人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暂时失业,要么是因为懒惰或工资低而不愿意工作。他们认为这是大萧条中失业的原因,是工人自己的问题。这些理论听起来似乎偏向那些有钱的老板们。

凯恩斯在《货币通论》中指出,那些老教授们可能也同情工人,但他们的理论限制了他们,使他们不得不说,失业是因为工人不愿意降低工资。凯恩斯认为,他们的看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很荒谬。凯恩斯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能找到工作的想法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成立,即社会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充分就业指的是,只要你有能力和愿望工作,你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老经济学理论当然是正确的,失业只是因为找工作的间隙或自己不愿意工作。但问题在于,现实社会往往不是那样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工作。那么,什么时候能算是充分就业呢?简单来说,就是社会的整体需求和整体供给达到平衡的时候。

在凯恩斯看来,古典经济学家们一直没搞懂的一个点是他们认为只要生产出东西来,就自然会有人去买。也就是说,供应自己会创造需求,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供应和需求肯定是一样多的。但凯恩斯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他认为不是所有的供给都能遇到相对应的需求。重要的是有多少需求是真正能推动销售的。要让市场上的商品都能卖出去,生产这些商品的人得拿到足够的钱,才能有钱去买别人的产品。如果大家挣得不够多,他们没法买东西,最后商品就卖不出去,市场上就会有剩余的产品。

1930年代的大萧条和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不足。这种缺乏需求既包括人们不够消费,也包括企业家不够投资。老板们可能因为各种担忧,比如害怕风险想存钱或者炒股而不愿意投资,普通消费者也可能手紧不愿花钱。这样一来,就业率怎么可能满意呢?其实马克思也提到过类似的问题,他说资本家只关心自己能赚多少钱,却忽略了工人买东西的能力,这最后会导致需求不足,引发经济问题。

凯恩斯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和马克思是相似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他觉得自己是在发展西方的经济学说。通过《货币通论》这本书,凯恩斯分析了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建议提升国家的总收入,让需求增加,帮助社会实现充分就业。这和古典经济学家建议的降低工资完全不同,凯恩斯的建议更积极正面,是个重要的理论进步。他的《货币通论》不仅打破了资本主义会自动保证充分就业的幻想,还揭示了经济危机是如何形成的。

另外,他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另一大问题,即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公。有些人特别有钱,而穷人却越来越穷。这一点和马克思的观点很像,但凯恩斯还是想在资本主义体制内部找解决办法。关于利息和货币,他认为那些有钱人的存在其实对经济体系不利,提出了一系列过度措施,比如增加资本量,让资本不再珍贵。同时,让有能力的人用合适的报酬为社会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资本获取更多的利润。大体上,在《货币通论》的第一部分,凯恩斯认为古典学派所说的只有临时失业和自愿失业的情况,只会发生在经济足够好、人人都能找到工作的特殊情况下。但实际上,现实社会经常不是这样,经常会有产品剩余和失业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让国家的收入增加,让工人买得起东西,这样才能减少产品剩余和失业现象。

而且,凯恩斯还发现资本主义有个问题,就是有些人太有钱了,马太效应极其严重。他的解决办法是增加资本的数量,让资本不那么稀有,也就是稀释资产,再加上恰当的道德引导,逐步消除那些富翁阶层。现在我们来看看《货币通论》的第二部分,关于利息的内容。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会把挣来的钱都用来买东西,也会存一些起来,可能会有个比如花掉70%,存起来30%的情况。花出去的钱自然就成了市场上的需求。而存起来的钱,古典经济学认为也会变成需求。这个想法可以这么理解:大家把钱放在银行,给利息率高的时候,大家就想多存点钱;利息率低了,存钱的意愿就降低。而这些存起来的钱,银行会借给想要投资的人。如果利息率合适,投资者就愿意借钱投资;利息率太高,他们就不愿意借了。古典经济学家们觉得,只要利息率调整得当,存的钱和投资的钱就能对上,所有的储蓄都会变成投资,促进了对产品的购买和需求。这样一来,存的钱也都变成了需求,市场就不会有剩余的产品,失业问题也就解决了。但凯恩斯不同意这套理论,他认为古典经济学家的想法太幼稚了。实际上,一个人是否会投资,除了利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投资能不能赚钱,以及能赚多少。凯恩斯认为这个考量更接近现实,哪怕利息再低,如果投资看起来不赚钱,那也没人愿意投资。

凯恩斯还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这个概念,意思是每投进去一笔钱能赚回来多少利润。凯恩斯说,社会上的资本会不会投资,主要看这个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的比较。如果利率比资本边际效率高,人们就宁愿存钱;如果低,就更愿意投资。所以凯恩斯认为,不是利率,而是资本边际效率才是决定投资和储蓄平衡的关键。凯恩斯还注意到,资本边际效率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这是挺容易理解的。一方面,投资越多,生产的东西就越多,商品的价格可能就会被推低,利润也就下降了。另一方面,投资越多,赚到同样多的钱就越难,可能要雇更多的人,成本就升高了,利润自然也就少了。这种现象和我们平常的经验是一样的,所以社会上可能会有不够的投资。

凯恩斯认为我们需要鼓励资本去投资。他没有打算颠覆资本主义,而是想要改进它。但他也看到了资本主义体系的不完美之处,因为人们可能会因为害怕亏本或对未来不确定等原因减少投资,这就会导致投资不足、消费不足、产品积压甚至失业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要用各种方法来增强人们的信心,鼓励资本去积极投资,这与当时罗斯福新政的理念是一致的。

好的,讲完了利息,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书的第三个核心议题,货币。在传统的经济学中,货币仅仅被看作是用来给商品定价的工具,对货币的数量并不太关心。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率只和人们储蓄或者投资的意愿有关。一方面,如果大家多存钱,那么利率就会降低,因为低利率意味着投资的成本变小了,这就会刺激投资增加。另一方面,如果投资增加,利率也会跟着涨,因为高利率会让人们更愿意去存钱。这种存钱和投资的互动会不断进行,直到利率稳定在一个平衡点。储蓄和投资正好可以抵消社会上的金钱分配,就自然而然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但凯恩斯不同意这种似乎合理的观点。他说,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的数量不一样,利率也会不同。因此,利率和货币总量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他认为,古典学派的错误在于,他们只认为人们对货币有两种用处,要么存银行拿利息,要么投资赚钱。

凯恩斯发现,人们有时候既不存银行也不投资,他们就是想把现金留在手上。他把这种行为叫做流动性偏好,也就是说,人们愿意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宁愿手头有现成的钱,也不愿意把钱锁在那些不容易变现的资产里。人们保持流动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为了日常交易,二是出于谨慎考虑,第三则是为了投机。

在凯恩斯的观点中,利率是由人们对现金的需求,也就是流动性偏好,和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共同决定的。简单地说,就是当人们想要的现金数量和市场上实际的货币供应量相匹配的时候,对应的利率就是市场上的均衡利率。如果货币数量发生了变化,均衡利率也会随之改变。这和古典经济学家们说的货币数量对利率没有影响的观点不一样。

凯恩斯关于利率和货币的理论为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货币通论》中指出,人们是否愿意投资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哪个更有吸引力,而资本边际效率是由预期的收益和投资的成本所决定的。利率则受货币供应量和人们对现金的需求所影响。凯恩斯引入的这些新观点激发了经济学家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比如关于货币供应量的研究,经济学家们开始更精细的研究和实践货币政策,人们为什么想要保持现金的流动性,让经济学家们意识到了股市、期货等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对资本边际效率的深入探讨还带来了沉没成本等关键概念。

好的,《货币通论》中的主要理论内容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来梳理一下凯恩斯的理论和以往的古典理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老的理论里,人们认为挣来的钱要么会被花掉,要么就存起来,他们想当然地以为,通过利率的自我调节作用,所有存起来的钱最后都会变成投资,这样挣来的钱就全都变成了消费和投资,创造了和生产一样多的需求,这就避免了过剩生产和失业的问题。

但在《货币通论》中,凯恩斯认为利率并不具备传统理论所说的那种神奇能力。人们是否愿意投资不只是由利率决定的,还关乎资本边际效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比利率高时,人们才会投资。当投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降到跟利率一样时,实际的投资量往往还是比储蓄少。再加上人们趋向于更加谨慎的消费心态,投资和消费需求就不足了,导致市场上缺乏有效的需求,这样社会就会面临失业和危机,难以实现完全就业。

凯恩斯认为,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常有的事。传统理论好像在说,只要有消费、储蓄、投资、利率这些经济概念,市场就能自己找到均衡,资本主义就能一帆风顺。这跟货币数量没关系,他们认为只要按照资本主义的规矩来,结果自然会很好,这个制度还符合人类独立自主的天性。

但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让这些传统经济理论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凯恩斯的理论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到经济学的复杂性。尽管《货币通论》中的理论并不都是完全正确的,但对其中的核心思想、新概念的探讨引发了经济学界的大发展,这种发展一直持续到今天。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货币通论》这部作品对全球产生的深远影响。

首先,通过《货币通论》,人们开始认识到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是引起经济周期的关键因素。在此之前,古典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周期的解释各不相同,例如杰文斯认为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产品波动造成的经济周期。但凯恩斯很明确地指出,经济周期的主要特点其实是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

看一些古典经济学家的看法,他们觉得在经济繁荣的时候,社会上存在过度投资,需要通过提高利息来抑制。但在经济不好的时候,问题实际上在于消费不足,这是因为财富分配不公。凯恩斯不这么看,他认为即使有过度投机的情况,投资还是必须的。他觉得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不应该通过提高利率来打压繁荣,反而应该保持低利率,让繁荣持续,因为社会还需要投资,低利率能够刺激正常的投资,防止经济过热后猛然降温。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我们不只是要刺激消费,还要注意到资本边际效率的下降,这个下降可能会导致股市崩溃,影响到人们的信心和消费。政府和整个社会都应该采取措施来提高资本边际效率。

第二方面,影响《货币通论》对有效的经济政策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照。市场有时候会出问题,这个时候政府就需要介入。1929年大萧条的爆发冲击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甚至威胁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存续。《货币通论》就像是资本主义的救世主,各个国家都开始采用他的建议,梳理的一些词汇,比如有效需求、充分就业、流动性偏好成了各国经济政策中的常用语。凯恩斯的理论指出,因为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投资不足的现象很常见,市场自己没法调整好,也不能单靠增加货币供应量来解决问题。他在《货币通论》中提到的流动性陷阱说的是利率低到不能再低,再多的货币供应也激不起投资的兴趣,经济危机会变得更严重,社会就陷入了低迷。《货币通论》建议政府积极出手投资来打破经济的低迷。当社会的投资不够,没法和储蓄持平,造成大量失业的时候,只有政府直接投资,才能让总的投资量和储蓄持平,这样才能实现充分就业,这是一种非常实际的做法。罗斯福新政就是这个理念的体现,也让《货币通论》长期以来都是经济理论讨论的焦点。

第三个方面,《货币通论》指出了实现国际贸易平衡需要各国政府协同行动。早期的重商主义者认为外贸顺差对国家有好处,而逆差则是个危险信号,他们支持国家干预国际贸易。而相对的自由贸易派则认为不用担心逆差,外贸机制自己会调节好。他们认为国家干预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失去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

凯恩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中庸的。他觉得有时候关注逆差是有道理的,但国家干预不应该是各自为政,而是应该协同一致执行对所有国家都有利的政策。这显示了《货币通论》的特点,它能处理更普遍的情况,而不是仅仅针对特殊情况。凯恩斯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推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重要国际机构的建立。总的来说,《货币通论》通过对比并批判传统经济学家们的就业理论,开创性地阐明了就业、利息以及货币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凯恩斯所构建的经济学新领域里,资本主义不再被看作是能够自我调节的体系,反而是一个可能会遇到失业、需求不足、投资不够以及不平等分配等一系列问题的体系,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引起经济危机,凯恩斯就在这个体系里找到了种种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促进了西方经济学的一场划时代的变革。

《货币通论》因此成为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里程碑,它的理论如同星火燎原,在全球范围内激发了无尽的热情和变革的浪潮。它的影响力横扫世界,其精神贯穿了时代的脉络。深入《货币通论》的每一页,洞察其理念的每一层,我们不仅能更精准地洞悉经济现象的奥秘,洞察经济循环的节拍,解析政府政策的深层逻辑,而且能够明白这一切与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笔开销,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息息相关。凯恩斯的智慧如同北斗,只要我们在经济的海洋中航行,它不仅让我们避开暗礁,更引领我们抵达繁荣的彼岸。

以上就是本期的主要内容了。关于这本书,我摘录了几句本书的精彩文稿,希望对您有所启发。例如:“如果一个人单独进行思考的时间太长,那么他会暂时相信愚蠢的东西,甚至达到令人惊奇的程度。”还有:“经验告诉我们,当黄金开采深度适于开采时,世界的真实财富急剧增加,但当可开采的黄金减少时,财富或许会停滞不前,或净下降,故金矿对于文明非常重要,非常有贡献,正如从事战争,乃是政治家认为大量举债支出的唯一正当途径,因此,借口开采黄金在地上挖洞,乃是银行家认为唯一不为健全财政原则所允许的活动。”

金矿与战争都对人类进步有贡献,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有一个小细节可以在此一提:在经济衰退时期,金价用劳力和食物来衡量趋于上升,这个趋势可以帮助经济复兴。因为经济上值得开采的金矿,其矿床可以更深,其开采成本可以降低。以上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我们下期见。

————————————————
本文为[三余书屋]收集和整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214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0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543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24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07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1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5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4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25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1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85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4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6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67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6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