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对于三毛的印象,只有三个词:沙漠、自由、荷西,其余的便不太知道了。只知道她是个奇女子,关于她和她的故事,好像争议很多。
都说“文如其人”,文章其实是很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和灵魂的。我喜欢三毛,因为感觉她是我向往的那个我。
三毛的一生苦痛很多,磨难也很多。我一直以为她和荷西过得就真的是诗意的流浪生活,其实并不是,流浪并不是轻松惬意的事,但努力的过程是美好的。我羡慕他们走过那么多的路,羡慕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沙漠中的房子。三毛的性格是想做就做,她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她是天空中的一只鸟,笼子是关不住的。
我们羡慕三毛,大抵是因为我们向往她的样子,却又不敢像她一样逃到体制外去。三毛像一个有故事又会讲故事的人,我们跟着她的故事,好像也跟着经历了那些事情,去了那些地方。用她的文章,做我们心灵的眼睛,去领略世界的风光。
这本书里,最令我觉得温柔的,是《拾荒的梦》,最令我觉得亲切的,是《饺子大王》,最令我难过的,还是《五月的花》。
最初看到题目,以为写的是在五月的哪个烂漫的花城的游记,看了一会儿,才发现不是。写的是她去探望工作的荷西的一段经历,文章最终也没有写荷西究竟有没有辞去那份工作。
我以为荷西和三毛过得是浪漫得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他们却也遭受过生活的艰辛。一天工作十四小时以上,早上五点赴工作,夜间十点尚无法回家,星期天从没有休息过,吃得也不好,扣护照,扣潜水执照,不签合约,不付薪水……简直不可思议,这些资本家不是黑心了,简直是没有心,难道他们的良心不会不安吗?压榨的难道不是他们同为人的同胞吗?
我简直和三毛一样着急,为了荷西的顽固,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失了志气,失了做人的原则,像三毛所说的:“为了有口饭吃,甘心给人放在脚下踩吗?”
荷西觉得自己这么忍,是害怕再失业,是在为了两个人的家拼命,不想让太太养活,他说:“三毛,我,可以在全世界的人面前低头,可是在你面前,总要抬得起头来,像一个丈夫,像一个女婿。”这话说得固然很感动,可是不对,应该是“在全世界的人面前武装,在最爱的人面前却可以卸下武装,露出柔软的地方来”才是。荷西为了自尊不想失业,想挣钱养这个家,然而碰上了无良老板,可不是被这些资本主义吸血虫踩着自尊吗?
汉斯有一句话说得我犹为难受,如果他在我面前,简直想冲上去揍他了,“嘿嘿!我们在冷气间吃饭,他们在烈日下工作,赚大钱的却是我。”
在现在的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
这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些人,你真怀疑他们是披着人皮的冷血动物。
三毛不是容忍的个性,为荷西却也坐牢似的忍了一个月,艰难地为他和汉斯谈判,又不是借钱,要回工作应得的薪水,竟也这么难。三毛没有写,不知最后究竟有没有全要回来。
荷西后来听说是溺亡的,也不知和这段时间透支健康的工作有没有关系,在水下工作那么长时间,怕是影响不小。
三毛看着好像棱角锋利,敢冲敢闯,其实她被爱栓着呢,内心柔软,是个温柔的人,心地也善良。
看书最后附的书信,是三毛写给爹爹姆妈的。听说三毛好像是自杀的,有人不信,三毛的爹爹和姆妈却是能接受的样子,看到这几封信我才似乎有些明白。
我原不知道三毛是信命的,认为什么“每个人的归宿都已有定数,是难逃的”,而且豁达到几次给父母做思想工作,说生离死别是人之常情,大家一定要有心里预备,免得一日来了受不了。她对于自己的死亡,是否早有预料呢?
离别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得,但真要面对的时候,谁又能不悲伤呢?谁又能有像庄子一样鼓盆唱歌的智慧呢?
人活着总是要有希望的,愿我们岁月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