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影响态度”的表现:
1、角色扮演
当你处在某个社会角色上,你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新环境,然后心理状态也会改变。比如你刚进入职场很不适应,但慢慢就会习惯。
不过,环境只是影响我们态度的因素之一,我们的个性、经历、心智也会影响我们做选择,所以遇到事情要学会自我调整。我以前很喜欢抱怨原生家庭,现在也会这样,但是我看到某博主说,ta认识很多原生家庭不好的人,也活得很好,所以很多事都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努力,有些事不是没关系,只是,抱怨别人也是对自己生活的躲避和不负责,我们只能决定自己过得怎么样,影响不了别人,也没办法要求别人为我们做什么,所以自己过好自己的,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你不应该在心理上强化环境对你的影响,而是告诉自己你不要做这样的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2、言语变成信念
当我们对XX不了解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听信某种观点、身边人的看法,但其实只有自己亲身接触才能有更准确的了解。
网上很多离谱的谣言能传开,就是利用外行人不了解某方面的知识,或者没有接触过当事人,然后就全信了,变成自己的观点。
还有当我们只了解和接触自己圈子里相同的人以及他们的观点,和其它圈不接触或接触少,就很容易产生群体偏见。
3、“登门槛”现象
如果某人叫你帮一个小忙,然后你答应了,接下来他就会让你帮更多的忙,做越来越复杂的事。
这种“登门槛”现象也是一种商家套路,让你先答应,先下好决心要买,然后接下来就会让你答应买一些额外服务,或者临时加价。比如机场,会低价出售少量机座,消息一传开,很多人都来买,然后机场就说人太多了,要涨价。因为来的人都决定了要买,所以成交率还是比较大。
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心软”,一心软就会让麻烦找上门,做得越多,别人就会认为你应该帮他做,更关键是,你自己都会觉得能帮就帮。或者是你已经许诺了,不好再反悔。
4、对他人的积极行为会增强对那个人的好感
即互帮互助,你来我往。你帮别人的时候,就会增加你俩接触、拉近你俩关系。接触会减少偏见和距离,你帮了谁就会强化对谁的好感。
很多时候,关系升温其实和我们想的是反过来的。用托尔斯泰的话说就是,我们并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而喜欢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好。
可能这就是痴男怨女的由来吧,把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
二、“行为影响态度”的3种原因:
1、自我表露理论:形象管理。当你感觉到某种关注或受规则约束时,你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调整会慢慢改变你的真实态度。比如明星在人前的人设管理
2、认知失调理论:自我意象的一致性产生矛盾。在没有人强迫和没有现实需要的情况下,你做了一件自认为不会做的事情,比如偷东西,然后你会说服自己这件事是合理的,做了也不能代表什么
3、自我知觉理论:通过他人或环境的压力,审视自己的行为,了解并重新修正自己的态度。比如对概念的理解、三观、认知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