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来一封来自电子邮件, 里面是三年前的我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点开它 ,“学会两门外语 自己旅游 学会做饭 有一辆自己的车 ” 字体很大,有很多感叹号,显示出了当事人的壮志凌云 。
我突然就感到了一丝羞愧 ,我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 ,买了一堆相关的书籍 ,下载了很多网上的视频 。告诉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你不会半途而废的, 然后经历了第一天的努力、 第二天的懈怠、 第三天的说服再到心安理得的忘记 ,偶尔想起便安慰自己,“没事 明天吧,还来得及。”
当我们年轻时,我们总是展望未来。当我们年老时我们就自己告诉自己 命数已定,何苦为难。把一无所成推脱为时运不济,而中间的漫长时光我们却用来自己与自己虚与委蛇。我们早已忘了时间才是成就一切的土壤,虽然它只给空想者带来痛苦与悲哀。
写到这里,使我想起了莎士比亚曾说过的一句话:“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莎翁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呢?从得罪人逃亡,到给剧院当马夫、杂役再进入剧团成为了演员、导演,最后作为文学泰斗被时代所铭记。他珍惜时光 、守住开始、把握当下、爱护理想。正是这样的精神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
我们的身边充满着这样的大人物,也充满这样的小人物
我见过头发花白还坚持考驾照的老人,见过身价百万参加高考的学子,还见过自学成才的学者,但更见过无数个这样的“我”。“我”有很多爱好,有很多宏图大志,有很多未完成的理想,可是“我”永远只有一个开始,一个渺小的、短暂的、差足自喜的开始。我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不同的,认为自己和那些三分钟热度的人不一样。
可这个世界不同的人很多,相同的人也很多。自以为不同的自己找和“我”一样的理由,浪费着和“我”一样的时间,拖延着一样的该完成的事情。可以想象现在你是否和“我”一样有着明确的目标,却熬夜刷着手机,明明对自己这样的惰性不满 ,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痛恨自己,想要改变却一次又一次的周而复始。
毛姆曾写过很多这样的人,他剥掉了所有的理想主义温情,用清醒到冰冷的笔触描绘了他们因为浪费、拖延时间、安于现状而导致的平庸的一生。是啊,世界上最大的折磨也莫过于在爱的同时又带着蔑视了。那么,这样折磨的本源会不会就是我们自己呢?我们爱着自己却看不起自己固步自封,自己做了把自己推入时光泥潭的凶手。
我想告诉大家,也告诉自己,在时间的大钟上,永远只有现在两个字。与其在自我批判中惴惴不安,不如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未来。不要叹息过去,在错误的道路上回头无论何时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