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洪
1
春节刚过去,不少性格内向的同事,吐槽了过年回家各种尴尬的场景。
——每次跟爸妈出去参加饭局,我都被催着给各个长辈敬酒,那场面真是尴尬到爆啊。
旁边小姨子的女儿,才刚大学毕业,敬酒时那祝词说的跟演电影一样溜,都不带重复的。
然后到我的时候,拎起酒杯呆若木鸡,嘴巴除了嗯嗯啊啊就不会别的,场面超尴尬的。
这时,我妈就会说会打圆场的说:哎呀,我家这孩子什么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人比较内向。
——每次同学聚会,或好友聚餐,我常常都是最默不作声的一个。
看着大家在那喝的翻云覆雨,聊的不亦乐乎,我有时一人也能自得其乐。
有一次同学聚餐,我正一个人发着呆,班长突然叫的我一声,叫我谈谈北上广闯荡的经历。
我懵的一下,发现那么多双眼睛齐刷刷的看着我,心里忽然慌乱起来。
一时尴尬的手脚都不知道应该往哪搁,表情应该怎么放啊。
然后班长居然哈哈一笑说:你呀,这么多年了,这内向的性格还没改掉啊!
我??
在看到不少同事表示共鸣后,我才发现,这真是典型的务实主义社会里,产生的性格偏见!
在这个世界里,性格内向是错吗?是病吗?是不可饶恕的罪还是害人不浅的缺陷吗?
我想都不是吧?!
但却总有人,冠以“高情商”之名,或许以“为你好”为由,来评断他人性格,或者强求一律。
可说实话,性格本就应该只有是否合适之说,而没有好坏之分。
2
内向不是病,逼他们外向的人才有病
小时候,你上学不爱发言,老师就写下批语:希望你能变得外向点。
少年时候,你老喜欢一个待着,父母就会牢骚:这孩子性格太内向,可有什么办法改善啊?
工作后,你不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便有同事议论:她真努力,只可惜人太内向了。
于是,当这类负面评价,在经过不断的重复、断言之后,你开始变得自卑,焦虑,和恐慌。
因为“性格内向”一词,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缺陷,成了这个社会里,孤僻、抑郁、不合群的形象标签。
可真的是如此吗?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林,通过个性问卷调查后,对内向性格描述为:
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喜欢与人保持一定距离(挚友除外)。
并且阐述,外向者的能量多来源于外部世界,内向者的能量多来源于自身内在的世界。
内向者的力量源泉,会依靠思想、情绪或观念。他们重视自己的主观世界,好沉思,善自省,并常常在沉默和无言中,自我赋予力量。
艾森林甚至还特意写了一本书,叫《内向者的优势》,以此来平衡这个世界,对不同性格的态度和评价。
所以,当你习惯沉默,当你喜好独处,当你不愿参加喧嚣的集会,当你只愿和自己更好的融洽相处。
内向的你,依然可以活出独特的自己,光芒万丈。
因为你只是选择了,用更真实的自己,去面对世界。
要知道,内向不是病,逼你外向的人,才有病!
3
“内向”或许不值得美化,但你却不可无视它独有的特质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在多次的公开采访里,坦言说自己骨子里是个内向的人。
他强调最多的,就是自己患有社交恐惧症,很不擅长在公开场合里侃侃而谈。
每次在接受采访前,罗永浩都需要先看好几个小时的书,才能让内心镇定,从容不迫。
但也就是他的“不擅长外交”,他的喜好独处,让他有了某种内心很专注的力量。
在新东方的时候,就十平方的小屋,里面一张桌子,一个台灯,一叠资料书,他能一天24小时都耗在里面。
在公司壮大后,由于骨子里的内向很难改变,他便认清自己,除去必要的社交外,大部分的时间依旧用在学习上面。
那时候,有人调侃他,说老罗你这样以后可怎么当领导呀?
罗永浩说:外向的人也许会左右这个世界,但是内向的人才会创造世界。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在不停地放大外向性格人的优点。
觉得他们乐观向上,觉得他们情商开挂,甚至觉得那都是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特质。
其实,这只是一种偏见。
内向的人,在恐惧社交场合的同时,便自然而然的强化了一种执着和专注的力量。
内向的人,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同时,便无形中加强了倾听和思索的能力。
内向的人,在不擅长人情世故的同时,便无形中学会了如何和自己更好的融洽相处。
所以,也许内向的人,不会夸夸其谈,不会逢场作戏,不会八面玲珑。
但他,却可以在安静中沉淀,在沉默中思索,在孤独中创造。
4
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己如玉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里,讲了一个故事。
主人公孙光林是一个生性孤僻,不善言辞的一个人。
在中学的时候,孙光林异常的害怕孤单。
他不愿意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个人站在角落;不愿意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一个人孤单的看一群人玩耍。
于是,他开始胆怯的走向班级人气最旺的小流氓,苏杭。
苏杭调戏女同学,他也跟着起哄。
苏杭抽烟看色情图片,他也试着模仿。
苏杭说脏话捉弄老师,他奉承似的拍手叫好。
当他以为他摆脱了孤单,成为了苏杭的朋友的时候,却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可耻的羞辱。
苏杭为了树立自己威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恶狠狠地扇孙光林耳光,踢他屁股,叫他帮他捡鞋····
而后,孙光林心里涌上一股难以诉说的悲凉,他决定和苏杭决裂。
事实上,这种决裂只是孙光林一个人的内心体验罢了。
孙光林发现,苏杭依然是那样的兴高采烈,而自己则隐入到独自一人的孤单里。
并且惊讶的发现,往昔站在苏杭旁边,所体会到的心情竟和后来的孤单十分一致。
孙光林醒悟:原来自己只是为了故作镇静和虚张声势,才走到苏杭身旁。
作家余华而后也为他总结到: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有多少人,如孙光林一样,被这世界一些荒诞的评价标准,议论的不敢直视真正的自己。
又有多少人,如孙光林一样,在经历痛苦的假装外向和性格改造之后,才发现,更可贵的是做真实的自己。
在电影《分歧者》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在一个试图将你定型的世界里,诚实地做自己。
我也始终相信,内向不是一个缺点,也不是一种病态,它只是一种普遍而常见的性格。
我也由衷的希望,内向的人也可以走向优秀,内向的人也可以活出更好的自己。
哪怕周遭是嘘声一片,你依然可以做到不自卑,不模仿,不伪装。
-END-
作者简介
老洪,百万公号的签约作者,自由撰稿人。一个年青的肉体里藏着一个苍老的灵魂,一个有着六块腹肌,也有着一缕情怀的健身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