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多长时间有感觉?
举个例子,大家再体会下:
“我刷手机刷了1分钟”
“我刷手机刷了1小时”
“我刷手机刷了1天”;
“我刷手机刷了1年”;
“我刷手机刷了10年;
当大家读到最后一句话时,已经自动在心中加了三个叹号了吧,这就是对时间的感知。除了时间长度,人们又感知的还有“时间单位”。有的人用“年”作为衡量时间的单位,有的人用“天”,有的人用“小时”。日清单中我们学会了用“1/3天”把一天分为早、中、晚,而“牛人们”都用“分钟”。
我们需要尽可能敏感地感知时间的存在,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形成在身体里的根深蒂固的时间意识。因为,时间就是我们的本钱。
词典中,本钱有两个意思: 1、用来营利、生息、赌博等的钱财。例如:做买卖得有本钱。2、比喻可以凭借的资历、能力、条件等。例如:强壮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本钱。
时间既是我们可以用来营利、生息的本金,也是我们可以凭借的能力与条件。
每个人都需要谨慎使用时间这个本钱。
众所周知,想要在任何领域内获得成就,必须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大家熟悉的“1万小时天才理论”便是典型代表。在aTimeLlogger App中 有个“目标”设置的小功能。此处的“目标”特指目标时间。以设置每天最少读书1小时为例,说明目标时间的操作步骤:
“目标持续时间”中有两个选择项:最大时间上限和最小投入时间。除了设置类似最少读书1小时这样的下限目标时间外,还可以设置“每天浪费最多多少小时”这样的上限目标时间。
当你发现离你设置的目标不远了时,会不会加把劲把它完成并充满成就感?
【小阅读】 时间记录,让平凡人铸就不平凡的成就
有这么一个人,才不出众,结果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成为一位大科学家。这都是他自己一手造就,是他自己促成了自己的进步……这方面,柳比歇夫是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可以说,他是依靠他那最最合理的方法一手造就了自己;他创造了他的方法,他通过他的方法证明,如果把一切才能集中用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多么多的成就。只要连续多年有系统地、深思熟虑地采用他的方法,可以超过天才。他的方法似乎使才能提高了。他的方法是远射程的枪炮,是把所有光线集中到一点的凸透镜,是加强器。它是理智的凯歌。柳比歇夫按照他那尽善尽美的几何学来安排他的生活,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他的漫长的一生,没有重大的偏差,确认了他的方法的胜利。--------《奇特的一生》
有人记录时间才记录了几天,感觉似乎没用,便放弃了。也有人是完美主义者,期待一开始就做出最完美的分类,若未能实现,很气馁,也放弃了。
我们看柳翁的时间统计法:
1916 年1月1日开始记录时间, 时年26岁;
1921年(5年后) ,他可以准确地算出每项工作的时间消耗
1937年(又16年后), 时间统计已臻于完善;
从1916年到1972年去世的那一天, 56年如一日,柳翁一丝不苟地记下了他的时间支出。
连柳翁那样的“牛人”用了21年,才把时间统计法做到“臻于完善",而且整整记录了56年。大家刚开始实践时有诸多不足,都是正常的。
时间记录是一辈子的事,时间管理的精进也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