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的写法奇特大胆,文字详略极为舍得。元春是极重要的,毕竟是“十二钗”正册内的人物,而曹公写她并没有面面俱到,由此我们明白重要不等于全面。
外貌方面,没有形容任何一点,通过宝钗之口,我们知道是穿着黄袍,而穿黄袍只是象征权势。品行方面,第一回冷子兴说是“贤孝才德”,但这是泛泛而谈,试想哪个被选进宫的不是按此标准?省亲只是为了表现繁华铺陈,薨逝只是点出家族衰败。至于元春所言“不得见人的去处”,“田舍之家”等,借一人之口道出千万人的心声(入宫女子大致都是同感)。赞薛林二人的诗才,属于侧面写钗黛;去“蓼汀”,是曹公自炫才华的游戏笔墨(芳官改名字,悼念晴雯,香菱学诗尤其突出);改“天仙宝境”,更像作者给纨绔膏梁的警戒。
由于书的不完整,判词是分析人物的依据。元春没有留下皇子,所以“榴花开处”只是虚假繁荣,红极一时。每个人都有“怨妇情节”,觉得别人的生活都是精彩的,然而白天不懂夜的黑,宫廷的榴花,如大观园不合时令开放的“海棠花妖”,并非吉兆。一生中最美的年华换来白头怨、声声叹,已经不是最初烂漫自由的花了。
至于“虎兕”与“虎兔”的争议,说法不一,疑点重重。凶猛的野兽与柔弱的兔子,反差太大,是指年份,还是人?不论是哪个,元春作为宫中人,难逃一劫,显然是暗含一场政治争斗。作者的隐喻,像观世音,世人看着是慈悲美丽的女性,然而事实是男性转世。“兕”与“兔”的捉摸不定,真是“安能辨我是雄雌”了!
作者用宽泛模糊的文字给元春出场(不如熙凤鲜活)与退场(不如可卿繁重),只是串串线索。通篇人物里,宝、黛、钗、凤、袭,此五人的文字所占比重颇多,语言描写多的人物,也是作者极力要表现的。元春形象充满矛盾,大家知道很重要,在书里却如“跑龙套”一般,可见作者有隐情,既想告诉别人重点,又不想轻易让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