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的天气依然那么冷,这种天气里我还是喜宅在咱温暖的宿舍。早上醒来习惯性地打开英语软件开始记单词,当记完单词在朋友圈分享打卡记录后,我发现不知不觉已经坚持70多天了。我一边在心里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坚持,一边翻看以前发过的朋友圈动态。
在指尖的滑动下,我看到一条去年发出来的心情,这条心情让我产生了一种想要清理朋友圈的冲动。看到自己曾经发过那么傻逼的心情,满脸通红羞愧难当,真想掘地三尺时光倒流,删除所有人的记忆。
可又仔细一想,连我自己都不记得那刻如此激动的心情由何而来,别人恐怕更加不会记得了吧。继续往下翻阅朋友圈,我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有太多状态设置了仅自己可见。
此刻,我觉得有些讽刺了。当我终于做到中学时代渴望着的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时,才发现原来独自一人消化所有心情,是多么的空洞、寂寥。想说的太多,却通通难以言说。
但在我看来,很多时候,“仅自己可见”其实又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嘈杂的人情世故中,难得有属于自己的一刻,独享时光的静谧,不被世事牵绊,只做当下想做的事。这件事仅属于我,跟分享无关,跟铭记有关;跟秀、晒、炫无关,跟怀念有关。
我“上锁”的朋友圈里,大都是我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走心的哥们姐妹们的合照,我们一起喝咖啡、吃冰激凌、旅游、打游戏,第一次偷偷买菜在宿舍做饭,第一次深夜买醉闹情绪,平时嗨到极点的聊天截图,我们视频时做的鬼脸,那么多只属于我们的记忆,无从分享也不需要分享的照片。
我“上锁”的心情里,更多是自勉和反省,看到父母从年轻到头上开始长出白发时暗自发的誓,记录他们流下的每一滴辛苦汗水,和清晨朦胧之际,两个人拌嘴的场景。有些心情,仅自己可见,就已经足够美好了。
有人说,发朋友圈越少的人就越成熟。我说,发朋友圈越多的人就越寂寞。因为只有当思念的那个人无法陪在身边时,才会完全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渴望用发朋友圈的方式抒发心情,与无数个可能看到此心情的人分享当下的情绪。无论是历经伤痛后无奈的成熟,还是看透了周围的热闹却倍感孤独的寂寞,至少在记录此刻心情的时候,我们是完全浮于尘世,忠于自己的。
我发现,有的人在朋友圈里很热闹,恨不能分享自己的每时每刻,却在生活中少言寡语;有的人在朋友圈里很安静,默默点赞和评论,却在生活中很开朗。
这不是矛盾的存在,也不是性格的聚变,只是我们不愿在朋友圈里把自己彻底的暴露无遗。正如许多人都觉得我的生活一定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潇洒快乐的,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我朋友圈比较励志或者比较潇洒自在的动态。然而,我并不是神仙,我也是个凡人,我也有伤感、忧愁和愤恨,只不过在表达这些情绪的时候,我选择了“仅自己可见”而已。
当编辑朋友圈动态时,对于积极阳光的一面,我会毫无保留的流露于外,这样不仅可以激励自己,也可以感染身边的人,让自己的生活沐浴在希望的阳光里。至于消极的情绪,我不想让任何人看到,因为坏心情同样可以影响别人,它会让关心自己的人担心,也会让敌人开心。这样的情绪,我只需用“仅自己可见”来发泄一下,发泄之后心情就平静了,平静了那么就赶紧删除遗忘,重新笑对生活。
之前,大大小小的事我都在qq空间里发动态,有时候还会发个空间红包来吸引增加访客量,现在想想都觉得幼稚。没有人会对你的处境感同身受,有些有感而发在别人眼中变成了矫揉造作,有些情之所至在别人眼中变成了感性爆棚。我们很难判断在朋友眼中,我们究竟是怎样的人。就像我们一直认为TA是我最好的朋友,可在TA眼中,其实你的存在真的无所谓。
如果某一刻的心情不得不发,愤怒必须表达,誓言要暗自许下,感动要铭记于心,却又不想沦为他人的茶余,那就设置一条“仅自己可见”,痛快地释放,发泄完了就痛快去忘,豁然开朗。
我继续往前翻阅着自己的动态,看到当时自己有好多小秘密,读到那条令人面红耳赤的心情,删了觉得可惜,不删又难为情,那就设置为“仅自己可见”吧。
过去的心情没有一刻不是傻逼,现在的心情在未来也不见得多么精明。可没有那么多傻逼的过去,又哪来无数个开朗的明天呢?过去的喜极而泣在现在看来可能并不那么值得珍惜,曾经的焦虑与迷茫也会在一步步脚踏实地中土崩瓦解。幻想了无数次未来的场景,真到实现的那一刻,可能没有了幻想时的激动和兴奋,取而代之的是异常的平静与淡然。
从今天开始,我的朋友圈里会少一些“仅自己可见”,不纠结过去,从容惬意,不慌张。我的生活中会多一些“仅自己可见”,心怀大志,不惧未来,享受奋斗路上一个人的慢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