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政治家曾开玩笑说,不打孩子比让世界上没有战争还要难。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在教育孩子无效或低效时产生过打孩子的冲动,“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之类的古训,人人耳熟能详。到底在教育孩子时要不要打,怎么打,既是理念问题也是技术问题,还是让全世界的父母无比纠结的问题。
很多问卷调查都表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父母打过孩子,有的是经常打,有的是偶尔打,还有的是实在生气了只能打。大家打孩子的理由五花八门,但都认为是为了教育孩子。
这个理由真的靠得住吗?有研究者发现,父母自身小时候很少挨打的,成为父母之后打孩子也会较少,夫妻之间关系良好的父母打孩子的也少,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耐心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打孩子的则更少,因此他的结论是:经常打孩子、动不动就怒气冲天的父母更应做的是对自己反省,因为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出在自己身上。
一个普遍存在但常被忽视的事实是:有的父母之所以会用特别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自己就是在这样苛责与打骂之中长大的。教育有它的延续性和传承性,上一辈的教育方式,不自觉地就会被下一辈承袭,并且他们会下意识地把它用在对下下一辈的教育上。这种继承既包括一些好的家庭教育传统,也包括一些不好的观念、思想。
父母因孩子犯错而情绪失控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伤害、挫折、不满没有得到治疗,内心产生了不平衡;
第二,父母对自己人生的某种强烈的不如意产生了情感转移;
第三,父母相信棍棒教育,怒骂教育。
棍棒教育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危险性。往往第一次打孩子是最有效果的,当孩子再犯错误,家长再以同样的方式打骂他时,效果就减弱了。很多父母为了达到效果,都会选择不断加码,加大惩罚的力度与程度,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最后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童年是否快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是否幸福。所以如果一个人现在感到不幸福的话,可以回去看看自己的童年,是不是童年时的苦涩、尴尬、无奈在影响着自己,还可以继续往前还原,还原到亲子关系、兄弟姊妹关系、邻里关系上面去,看看童年的不幸到底是哪一种关系的不顺导致的。
教育是复杂的,面对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生命,我们必须透过他的现在去了解他的过去,了解他的父母、他的家庭和他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的现在和未来。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生命背景。如果童年生活在对抗中,会让一个人的成长充满了紧张;如果童年生活在和谐中,则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带去滋养。
有位作家小时经常挨打,同时由于家里住房条件差,完全没有私密性可言,每次他一挨打都会街坊四邻皆知,这让他感到双重的痛苦,他发誓自己做了父亲后绝不打孩子。而等到他自己真成了父亲后才发现,要做到这一点太难了,原因在于有时候他的动怒几乎就是情不自禁的,他觉得自己的父亲好像活在自己身体里,影响着他的一举一动。他谈及这些时说,克服父亲带给我的狂暴情绪将会是我一生的工作。自我挣扎、自我平衡虽是件艰难的工作,但他还是做到了,一想到孩子的记忆中再也没有来自父亲的狂躁与羞耻,他感到无比欣慰。
有学者认为,一个人内心所受到的伤害与失败感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赞赏与鼓励才能弥补,“一次批评需要二十四次表扬才能使一个孩子再次恢复内心平衡”。有些父母把因自己的挫折、失败产生的纠结、沮丧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经常对孩子一些小的行为小题大做,使孩子生活在恐惧与无所适从之中。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情感特别容易发生波动,特别不稳定。对所有父母而言,我们都要经常思考,我们总是有打孩子的冲动,是否是因为对自己失望,是否是因为我们童年埋下的伤痛还没有得到治疗,我们是否真的穷尽了除了打孩子之外所有教育孩子的方法?
能够制怒,学会自我疗伤,意识到要用别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愤怒,标志着父性母性的成熟。
作者:张文质
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与千万家长保持直接的互动与联系。被誉为“最懂素质教育的专家”!多部作品入选“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