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脸书交代身后事/我们可以怎样面对生死?
你知道医生选择如何离开人间吗?
如果从死亡开始倒退你的人生,你会怎样活?
我们该如何学会生命的谢幕?
什么事让陈毅元帅之子悔断肝肠?
你知道为什么医生不愿意去ICU病房吗?尽管那里有最好的设备?
开国上将张爱萍的夫人李又兰临终前做了什么让罗点点(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
儿创办选择与尊严网站,推广生前预嘱理念)备受感动?
关于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当你仔细读完下面的文字,我敢
打赌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你会反复思考一些事情.......甚至会采取一些行动......
(接上篇)如果你是绝症患者,当死亡不可避免地来临时,你期待以什么样的方式告别人世?
如果你是绝症患者家属,你期待家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告别人世?
不久前,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陈作兵,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后,没有选择让父亲在医院进行放疗化疗,而是决定
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和亲友告别,回到出生、长大的地方,和做豆腐的、种地的乡亲聊天。
他度过了最后一个幸福的春节,吃了最后一次团圆饭,7 菜 1 汤。
他给孩子们包的红包从 50 元变成了 200 元,还拍了一张又一张笑得像老菊花的全家福。
…………
最后,父亲带着安详的微笑走了。父亲走了,陈作兵手机却被打爆了,“很多人指责和谩骂我不孝。”
面对谩骂、质疑,陈作兵说:“如果时光重来,我还会这么做。”
尼采说:“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我们,至今还没学会如何“谢幕”!
琼瑶脸书交代身后事 | | 我们可以怎样面对生死?
原作者张涵予:独立采访人,推广生命教育和自然疗法
著名作家琼瑶昨天在她的 Facebook 上发表了一封属于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内容是写给儿子儿媳的一封对于自
己身后事的决定。
为什么这样私人、敏感又重大的决定要在网络上公开?琼瑶阿姨说,因为最近看了一篇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
文章,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的身后事。她之所以对外公开自己的决定,是希望万一到了自己该离开的时候,不会因为后辈
的孝心和不舍,而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受到折磨,也希望叮咛儿子儿媳别被自己对于“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她“抱着正面思考”写下这封信,希望能够改变传统社会中牢不可破的生死观,也叮嘱她的身后事无须用任何宗教的方式
悼念,火化后采取花葬方式,不发讣文、不公祭、不开追悼会,更说不设灵堂,不要出殡,盼一切从简。
她在文中提到,能够为自己的离去方式做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在这封公开信中,琼瑶阿姨特别发出 5 点声明叮嘱儿
子:无论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动大手术
不送加护病房
绝不能插鼻胃管
各种急救措施也不需要
一切,只要让她没痛苦地死去就好。
她说自己即将迈入 80 岁门槛,活到这个年纪心里全是感恩,“没因战乱、意外、病痛等原因离开,一切都是上苍给的恩
宠”,所以,从此以后,“会笑看死亡”。因为这封信,一位温和、独立而强大的女性形象跃然我眼前。
琼瑶阿姨在做一件很严肃的事,她身体力行这个观念:我们的死亡方式由自己来决定。相比较目前普遍借助现代医学手
段延续即将终结的生命的现状,她的决定是不做无效医疗或过度治疗,让身体在不遭受更多痛苦的情况下安然离去,保
留生者最后的尊严。这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七十六岁的老人独自在森林散步,不料被一条响尾蛇(毒蛇)咬了。
女婿发现后,机警地将老人与蛇送往医院。“是剧毒的响尾蛇,得注射血清。”医师告诉家属,若不注射,
老人可能四小时就会走了。家人召开家庭会议后,最后的决定是不注射了。
因为老人是阿兹海默症患者,他在生前曾表达过,他痛恨这个病,希望未来能有自然死亡的机会。
老人的家人认为,这条蛇,是上帝派来给老人家的礼物……
据报道,台湾阳明大学医管所副教授杨秀仪,在台北市仁爱医院演讲时分享了这个美国例子。
他问,“如果你是这位医师?会不会帮病患注射?”在场医师举起手。
“如果你是这位病患?会不会希望医师帮你注射?”现场一片静默。
杨教授说,“寿终正寝,是每个人的期待,如果不出意外,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活到‘寿’的阶段,问题是我们的‘终’呢?现在
老人的寿命大都延长了,健康却恶化了;病痛延长了,死亡缓慢了;寿命延长了,痴呆严重了。”
那条响尾蛇,犹如上帝派来的使者,提醒着即将迈入老龄化社会的患者、家属和医生这三方思索生命的议题:活着的时
候,我们该怎样面对死亡,迈向善终?
死亡,不该是文化中的禁忌与恐怖议题,而应该是我们面对生命的冷静省视与主动整理。在善终服务方面,台湾走的比
大陆更早更远些。但我们现在也有了一个同类机构,叫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他们正在推广这样一件事:
在人们健康或意识清醒时签署一份嘱托协议,说明在他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尽管这份
文件在我们国家还不具备法律效应,医院到时仍然需要征求家属签字,但至少在事情发生时,这份嘱托能够代表患者表
达自己的意愿。亲属们往往因为自己的生死观念,情感因素,或者道德因素,无法做出放弃治疗的决定。
在 2014 年李小冉主演的电视剧《大丈夫》中,她的父亲做主为已经脑死亡的母亲拔掉维系生命的管子,李小冉赶来后
大闹医院的那一段,正是现实情况的一个戏剧化了的缩影。
尽管如此,关于死亡方式由谁决定的讨论已经展开。琼瑶阿姨的做法正是高空中一记响亮的声音,它在挑战我们习以为
常的观念的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不要等到生死弥留之际,再去精疲力竭地维系生
命,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我们无法决定怎样来到这个世界,却可以决定想怎样离开这个世界。
莎士比亚说,“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类的贪生怕死是最奇怪的
事情。”在万物循环中,花开花谢,枯萎凋零,被视为自然而然,唯独在人类社会中,死亡被视为恐惧与禁忌,不愿被
提及。
中国文化一向对死亡格外避讳。死字最好不讲,遇到卖棺木或者寿衣的店要敲敲木头或者呸呸两下,我们的生活
中有许多习俗都在表达对死亡的恐惧。谈论死亡,一直是不吉利的事。可是,不提及就不存在吗?
一位 40 多岁的大姐曾经和我分享过她父亲的故事。
她的父亲从小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特别有反叛性的人,年轻时参军入党,带兵打仗,是一位很杰出的将领。他的性格
非常坚毅,但对家人又特别细腻,甚至比母亲都要细心,把她和妹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在他生病之前,父亲一直是她
和妹妹心中的偶像。直到她的父亲被确诊得了癌症。
生病后,老父亲马上为自己安排住院治疗,他要求家人一定要尝试各种方法各种新药为他治疗,哪怕砸锅卖铁都可以。
他疑心医生不好好给他治,输的每一瓶液体都要亲自看过药名,吃的每一盒药都要亲自检查以免弄错;他要求大姐陪在
自己身边照顾他,其他人他都信不过。
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年,这位大姐说那几年他的父亲仿佛变了一个人,像一个吸干人所有力量的黑洞,而她几乎成了一个
神经病,整个人到了崩溃的边缘。直到父亲离去,她依然无法理解原来那个天不怕地不怕、英武细腻的男人,为什么在
死亡面前变成了一个全家人完全认不出来的,如此惧怕死亡的人。
我一直记得这个故事,也一直试图在脑海里勾勒这位父亲的画面。我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成了家人眼中的陌生
人,我猜,或许是因为对死亡的陌生甚至漠视吧。他成功而自信,也许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死去,会失去对生命的掌
控,会失去所有曾经引以为豪的能力,躺在病床上成为一个“弱者”;他
所营造的一切都会留在那里,什么也带不走。或许,就是这一份终将失去,终将一无所是的事实,让他在最后两三年的
日子里,变成了一个疯狂的抓取者,拼命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只要活着。有人说,因为你从未好好活过,所以如此
惧怕死亡。
但真是这样吗?上面这个故事里的老父亲,似乎已经拥有了非常成功非常志得意满的人生,但他依然如此惧
怕死亡。反而,许多偏远山村里的老人,过着看起来十分卑微渺小的生活,但他们在死亡面前反而从容得多,接受人生
一世,草木一秋的事实,乐天知命。人啊,越把自己看得重,越难告别舞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说“我很重要”的年代,是
的,从建立独立、完整的内心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建立起真正的
自信。
但这也是个吊诡的命题,因为自信不等于唯我独尊。事实上,我们内心越独立越自信,心理上反而越可以把自己
看得很轻,越能将个体生活融入自然,行动上做出有价值的事,又能把个人得失看得很轻。
我相信比起生活上的精彩,精神和心灵层面的探索与完整更为重要,唯此,人才有可能在离去时安详且从容。
在《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中,罹患肌萎缩症的莫里教授这样说,
“为什么思考死亡这个问题就这么难呢?
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
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
那么,去面对死亡,拂去外表的尘埃,你便看到了生活的真谛。
当你意识到自己终要死去时,你看问题的眼光也就大不一样了,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
莫里的这段话给我了启示。
原来,我们从未学习过“死亡”,也从未认真探寻生命的真相。
从诞生到长大,围绕着我们的是一大堆被赋予的概念和价值观,以及别人如何度过自己一生的模板。大多数时候,我们
只知道努力读书,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积累物质和名气……我们一直在很费劲地学习如何在台上演出,朝着一个
看似正确无误的目标进军,却没有回过头看看这其中可能存在的荒谬,更没有学习如何在落幕的那一刻,从容优雅地告
别舞台。要知道,戏总会结束的呀。而生死的议题,恐怕才是生命中除了吃饭最重要的事。
我们的学校、社会和家庭,几乎没有人讲这门课:死亡。死亡意味着变得“无用”,而这是个被“有用”主导的系统。可人
人终究走向“无用”。不如,提前把“无用”带入日常生活。人常说,生死之外无大事,那么,对于死亡这件大事,我们是
否过于知之甚少呢?而了解死亡,意味着了解我们的整个生命,必然会带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人该怎样活着”这类哲
学命题。
几乎每个年轻人都问过“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这问题,不是吗?那,我们是否找到了这个答案呢?
生命数载,必定会经历无数挫折与挑战,痛苦和伤害。在痛苦面前,很多人逐渐变得麻木,习以为常。我们拿出毕生的
时间去解决生活中具体的难题,却很少人持之以恒面对内在的苦痛与无助,似乎我们的心灵是无关紧要的事。然而生活
常常跟我们证明:心若不安,紧握在手的一切东西都不会令我们真正安详、放松、快乐。
唯有如实面对内心的困境,才能在活着的每一天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务实地说,我们需要在生命中引入“让每一天都
死去”的观念,如此才能轻松地迎接每一个新的日出。让身上的背包更轻一些,尝试什么都不带上路,充分感知毫无负
担的生活。迎来送往的每个人、事、物,都只是和我们有缘暂时相遇而已,来时欢迎,别时祝福。以一个生命的服务者
和保管员的心态做事、待人,我想,即便什么东西失去了,似乎也不会成为多大的执着。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万物一体,活着,死去,不都在这个不停流转的时空中吗?
古印度文化对人的生命做了四个阶段的划分:
假设人可以活到 100 岁(古印度人的寿命很长的哟)
1-25 岁是成长和求学期,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以学习为主,不是学书本知识,是学习生活的技能和生命的各种知识;
26-50 岁,人开始建立自己的家庭,结婚生子,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职责,认真工作,照顾家庭;51-75 岁,渐渐从社会
舞台和家庭中心中淡出,借助过去 50 年所学习到的智慧和经验,成为家庭中提供咨询和指引的智者;76-100 岁,是人
的灵性生活期。人可以选择归隐山林或者独自栖居,冥想、独行,探索生命的真谛,为离去做好准备。
所以整个生命过程,是一个入世到出世的过程,从青涩到高峰再到平静。
在印度传统文化中,死亡并非一个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我们的一生都在为死亡做准备,几十年的学习、探索、建
功、完结,这一切最终是为了人的灵魂能够迈进下一阶段,实现生命真正的升华。死亡是生命最重要的华彩乐章。因
此,活在这样传统中的人,在死亡到来之际,反而内心会有一种郑重、宁静、感恩出来。生命和死亡是一体的,死亡是
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是不是很有智慧?
关于生命的学习,永无止境。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我们以为的那样。生命如此浩瀚而广阔,生活也总在给我们各种提醒
和暗示。我们是否在自以为是中,错过了探秘的各种时刻呢?
就像琼瑶说的,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这是琼瑶一生的信条,也为每个提及死亡而惴惴不安的人,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做一个平凡的人,尽情爱,尽情笑,
用心提供服务,当离去的信号来临时,就别再贪恋这繁华红尘,投身向另一个世界吧。
我们的灵魂,始终是自由的。我们的心,始终在平安中。
医生选择如何离开人间?
美国是癌症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当美国医生自己面对癌症侵袭、生命临终时,他们又是如何面对和选择的呢?
美国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科副教授 Ken Murray 曾发文写过这个话题。
多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骨科医师查理,被发现胃部有个肿块。经手术探查证实是胰腺癌。负责查理手术的主刀医生是
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并且他正巧发明了一种针对此类胰腺癌的手术流程,可以将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 3 倍——从 5%
提高至 15%(尽管生命质量依然较低下)。查理却丝毫不为之所动。
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再没迈进医院一步。他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与家人相处,非常快乐。几个月后,他在家中去
世。没有接受过化疗、放疗或手术。他的保险商也省了一大笔钱。有些医生重病后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小
牌,以提示自己在奄奄一息时不要被抢救,甚至还见过有人把这句话纹在了身上——
人们通常很少会想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医生也是人,也会面临绝症、死亡。但医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和尽可能接受各种治疗相反,医生们几乎不选择被治疗。因为他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
方案可选,尽管他们通常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机会及能力,但他们选择“不”。
“不”的意思,并不是说医生们放弃生命。他们也想活着,但对现代医学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很清楚医学的局限性。职
业使然,他们也很明白人们最怕在痛苦和孤独中死去。他们会和家人探讨这个问题,以确定当那一天真正来到时,他们
不会被施予抢救措施——心肺复苏术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正确的心肺复苏术也可能会致肋骨断裂)。
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都目睹过“无效治疗”。所谓的无效治疗,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
技术来延续其生命。病人气管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并被不停地灌药。
这些情景每天都在 ICU(重症监护病房)上演,治疗费可达到 1万美元/天。
这种折磨,是我们连在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医生同事跟我说过:
“答应我,如果有一天我也变成这样,请你杀了我。”
甚至有些同道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小牌,来避免这样的结局。我甚至还见过有人把这几个字纹在了身上。
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医生们会尽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无论它合理与否——
为什么医生们在病人身上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疗,却不愿意将其施予自身?答案很复杂,或者也可以说很简单,用
三个词足以概括,那就是:病人、医生、体制。
先来看看病人所扮演的角色。假设甲失去意识后被送进了急诊室:通常情况下,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时,甲的家属们会
面对一大堆突如其来的选择,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立马
说:“是。” 于是噩梦开始了。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问题在于,他们有时可
能并不了解什么是“合理”;因为医生在抢救时,他们会尽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无论它“合理”与否。
接下篇......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百度一下『轻创训练营张家顺』顺哥将揭秘更多不为人知的网络营销秘诀和有价值的内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