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醒来,窗外正下着雨,晨雾笼罩,视觉所触,一片迷蒙。
出门早,便能悠闲地踩着石板路,撑一把小伞,心里却乐得自在。出门晚些,便要挤着人群,挤着姑娘们花绿的伞儿,叽叽喳喳,显得赘余些。雨细细地下,合着远处的山,近处的树,生出一种迷朦感,有风情万种般的浪漫。走在红泥砖铺成的小路上,也寻觅着,花绿的伞儿中,会不会忽然出现一把素色油纸伞,假装是江南姑娘。
青石板路,白墙黛瓦,还有姑娘的油纸伞,这仿佛已经成为我对江南水乡的最初印象。不过,我心里对江南水乡充满期待,却也害怕会失望。书上说,郑愁予的江南,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春日里的江南,听过不少文字描绘,而冬日里的景,可能是我有意避开,所以知之甚少。
现在,我在桂林的山里,可是你看这校园,哪里能看到冬天的冷冽呢?树犹苍翠,花也未败,烟雨竟描出三月之感,冬日里盛开出春日的明媚,少见。所以说,桂林的山水也是很有灵气的,远处的山延绵,近处的水柔软,风拂过,起涟漪,有褶皱。就算是冬天,水映着山,山印着水,绿着远处的人,绿着近处的眼,绿成一体,无止无休。
罢了罢了,烟雨桂林自有她独特的美,何必强行对比呢。
好了,我上课去了。
(这篇日记是17年记的,一直没有发布。那会儿是出门上早课,路程五分钟,脑子里想的都是桂林烟雨和江南姑娘,多愁善感,看到这篇小记,不得不感叹,年轻人果然矫情得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