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作者:[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译者:渠海霞
一、概述
本书是一本颠覆我们常规概念的心理学书籍,是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本书,主要包括课题分离和建立共同体的感觉,课题分离是将自己和他人分割开来,不寻求他人认可,做好自己,这是人际关系的入口。而建立共同体的感觉,也就是幸福,是要将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要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是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二、总结
1、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重要的在于你如何看待过去。
2、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3、用目的论的方法去分析人际关系现象,如生气、不出门等,生气并不是孩子惹你生气了,而是你为了生气所以孩子惹你了;不出门并不是因为自己内向就不出门,而是为了减少人际沟通的尴尬而不出门的。站在原因论的角度只会给自己找借口。
4、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5、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6、平等地对待他人,与他人保持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
7、学会课题分离,“我爱你,与你无关”。
8、课题分离了,然后不再寻求他人认可,就可以达到自由。人的烦恼很大程度来源于想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得不到认可、得不到他人的喜欢,可能很烦恼,但这只会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就不是自己了。不寻求他人的认可,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最没那么多烦恼,就会活得自由。
9、如何获得勇气:伙伴的鼓励、自我价值感。
10、“一切烦恼皆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反过来说就是,我们的幸福也在人际关系之中。
11、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共同体感觉,,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12、只要自己心中有他者贡献这颗星就一定能够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
三、读后感
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处理好人际关系实际上就两个主题,一个是课题分离,另一个就是建立共同体的感觉。只要课题分离了,那么就不会跟别人对比,就不会有自卑情结,就不会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对自己也有了自主权,就可以平等待人,就可以获得自由,这是处理好自己这方面。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参与人生课题,那就是要建立共同体的感觉,要觉得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那就是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自己要对共同体有价值,就要通过对别人的信赖、对别人的贡献来产生价值,这是与他人建立联系方面。
四、摘记
◆ 目的论
>>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即“目的论”。
>>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 关于过去
>>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 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 人际关系
>>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 自卑
>>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这一点你能够理解吧?就像阿德勒说过的那样,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是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 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 人生不是竞争
>>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 我们都不一样。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 竞争
>>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 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 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 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 如果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的话该怎么办呢?“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
◆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 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 人生课题
>>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统称为“人生课题”。
>> 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 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 “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 自由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 不要害怕被人讨厌。
>>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 自卑感就是价值判断的问题。
>>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
>> 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 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 假如你不为自己而活的话,那谁会为你而活呢?我们最终还是为自己活着。
>>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 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 分离之后再怎么做呢?哲人: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
>>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 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 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价我,这是别人的课题,我无法左右。我只需要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 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 这一点请你一定好好理解。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 阿德勒心理学即个体心理学,是引导人走向孤立的个人主义的学问。
◆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 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 这里有需要记住的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 “虽不同但平等”
>>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 有鼓励才有勇气
>> 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
>>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 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 有价值就有勇气
>> 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 价值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东西
>> 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 不要过多地关注自己
>> 我不是热爱自己的自恋者,而是厌弃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正因为厌恶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正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会自我意识过剩。
>> 自我意识总是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我的自我意识根本不允许自己无拘无束地行动。
◆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 信赖
>> 信赖是指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 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 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 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
>> “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 幸福
>> “一切烦恼皆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反过来说就是,我们的幸福也在人际关系之中。
>>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 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 幸福得以自由为前提
>> 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
>> 只要有了共同体感觉认可欲求就会消失
◆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 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 只要自己心中有他者贡献这颗星就一定能够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
五、其他知识点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 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