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
首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您觉得您的孩子优秀吗?您觉得您是个好妈妈吗?”您觉得100分的妈妈是好妈妈吗?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 “足够好的妈妈”的概念:他认为足够好的妈妈是会提供足够但不会太多的抱持,既不忽略,也不会过度干涉。这种足够好的妈妈“介于十分不好与完美无缺之间”。
给大家举个例子:小的时候,我们都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桌面的经验,当我们想下去的时候,却发现不是难么容易的时候,我们会害怕、恐惧等等,呼唤妈妈来救援,这个时候有三种类型的妈妈会闪亮出场。一类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喊声,慌忙跑过去赶紧把孩子抱下来;一类妈妈走过去,先安抚了孩子的情绪,然后问孩子是怎么上去的,鼓励孩子尝试着在妈妈的帮助下从桌子上走下来;还有一种妈妈,看到孩子害、恐惧的样子,冲着孩子嚷嚷说“瞧你那熊样,笨死了,连这个也干不了,长大后你还能干什么呀!”。如果我们为以上妈妈打打分,分别是最糟糕的0分,最完美的100分,合格的是60分。你分别给以上妈妈打多少分?她们的得分分别是100分、60分、0分。
我们知道: 糟糕的妈妈是在孩子感到极大的恐惧和绝望的时候还没有出现,或者出现了,但不是指责就是贬低的话语;完美的妈妈是在孩子还没感到恐惧和绝望时就迅速地解除了危险,迅速把孩子从可能潜在的危险隔离,使孩子丧失了一次体验自己焦虑和恐惧的机会;观察发现,一个在没有任何对自己安全感的威胁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他可能在以后的人格发展上是多么的弱不禁风;而 60分的妈妈能让孩子体验安全和危险的情景,体验失望的情绪,但没有到绝望的状态,这样的孩子在人格得形成上有很强大的力量和信念,长大后也比较自信。
那么什么样的妈妈才是一个“优秀的妈妈”?判断优秀妈妈有3个标准,而妈妈和妈妈在这方面真的自带气场,与众不同!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婴儿一生下来的“哭声”是一种生理需求的信号。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泣是表达需求的唯一方式。研究发现,婴儿啼哭有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不同的妈妈对婴儿需求判断的能力有天壤之别:有的妈妈一听到孩子哭泣,就能立即判断孩子是饿了?困了?还是不高兴生病了?从而做出相应的反馈!是喂孩子奶、哄孩子睡觉、还是给孩子换尿布、或者是孩子病了、身体不舒服需要看医生等等!
评价一位妈妈是否优秀,可以从以下三个标准进行判断:1、反应性:通常指妈妈能正确理解孩子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给予积极的应答和反馈。2、情绪性: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3、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的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发展心理学家指出,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给孩子安全感,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作出敏感的反应,使他享受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使他体验成就感。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心,对孩子的主动、自主愿望不提供尝试和学习的机会,而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们,这往往会导致孩子不够自信,产生否定的自我表征,不利于自我的健康发展。
孩子自出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社会是心理的最终归属!不存在独立于社会与群体之外的个体,也不存在不受社会和群体影响的心理。
只有把我们的行为放入到时代的潮流,社会的期许以及群体的规范的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才能认识真正的自我。在生活中,我们把“内方外圆”的人成为社会化,这类特质的人往往能把自己的个性和社会做到整合统一,很好的融入社会;和社会化相对的就是“反社会化”,即“内圆外方”,这类特质的人就是平时我们比喻的“在家是只狼,出去是绵羊”,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在单位对人和和气气,一回到家就变了一个样,都是心理成熟度不高的人,是我们心理咨询需要服务的对象;还有一部分人是“未社会化”,即内方外方,个性没有和社会整合,无法融入社会,极端的例子就是“别人骂了你一句,回去你拿把刀子找人家血拼的人”,这类人常常是警察服务的对象;另一种就是“过度社会化”,即“内圆外圆”,老百姓常说的“扶不起的阿斗”,担心“枪打出头鸟”。比如在当年“南京大屠杀”中,两个日本鬼子押着2千多名男青壮年,只剩下了5名幸存者。当记者采访幸存者时,问其中之一“当时一共有2名鬼子,咱们2千多名男壮力,一起把2名小鬼子打就打死了”“这个我们知道,不用2千名,只要5个人当场就把他们打死了,但我们都明白,谁先起来动手谁先死”。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患寡患不均,“仇官、仇富心态”,这部分人大多数人是过多社会化,他们也不可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也很难在社会中取得自己应有的价值。
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自己,孩子也不例外。心理症状反映的实质是人受到伤害和阻碍,以至于不能成为自己,便在成长的路上停了下来,在那里挣扎着。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老师能把别人的孩子教的很好,却往往教不好自己的子女,问题就在于往往是角色混乱。
孩子自出生那一刻起,就是和妈妈紧密联系、融合在一起的;之后孩子产生了自我意识,我们发现孩子从说“宝宝要喝水”,变成了“我要喝水”,到“爸爸要喝水”。也逐渐分清了你和我,我和他的关系。即从一元化关系转为二元化、继而三元化的关系,在二元化变作三元化关系的过程中,这个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即爸爸出现了,这个角色冲进来,拉开了母亲和孩子子之间的距离。荣格视角下的家庭中父母的功能中指出母亲提供安全、亲密、理解、陪伴;而父亲是一个和他一起去承受挫折的领路人,朝向更大世界的鼓励……对一个家庭来说,最稳定的家庭关系模式是:等边三角形。即爸爸和妈妈,妈妈和孩子,爸爸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是近似相等的,但是并不是说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最好的家庭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孩子更有爱。但受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有人形象地把家庭养育模式称为:缺位式养育、丧偶式养育、诈尸式养育。法国拉康派的老师说:父亲缺位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所以中国妇女并不孤单,这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我们发现,在孩子的养育中,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最近,爸爸被边缘在家庭之外,所以孩子就和母亲之间会不停的纠缠;还有一种就是爸爸和孩子关系过于紧密,妈妈被边缘在家庭之外,妈妈是缺位的,爸爸代替了妈妈的角色;还有一种就是爸爸和妈妈比较近,孩子被边缘在外,比如隔代抚养,我们最常见的留守儿童。我们常说妈妈的功能 “能给孩子未来一个好的家庭”,而父亲的功能“能给孩子以探索世界的未来,即事业”。所以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功能”或其重要养育者提供了相应的功能,是很重要的。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对大多数家庭,如何把锐角三角形变成等边三角形?让游离在家庭之外的爸爸靠近孩子,还是让妈妈远离孩子容易些?在日常的经验中,让妈妈远离孩子似乎更困难一些。我们看到,有些妈妈和孩子的关系过于亲密纠缠,孩子的生活细节全需父母代劳,精神上也就谈不上独立,往往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孩子,这种爱往往带有浓厚的“占有”色彩,过多的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和自主性。这样的母亲大多是本人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的人,因此也可以说她们多少有几分病态,对子女的过分控制和以“爱”的名义占有,只不过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代偿,这种母亲有被爱的渴求,而她们的丈夫主动的爱却又不足,因此,将爱的需要转向孩子。她们渴求从孩子那里得到爱,似乎只有孩子对她们忠诚、驯服和一刻也不离开,才能止住她们感情上的饥渴。有些母亲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她们把本人的不安全感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时刻为孩子的安全焦虑。在这种情况下,让妈妈远离孩子似乎是不可能的,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更多的是妈妈离不开孩子,这个时候让爸爸靠近接近孩子则更容易些。关键在于爸爸和妈妈谁有觉察的意识?那么其改变的可能性相对大些。家庭是一个系统,只要系统中的某一个人发生改变,其他人也会跟着改变。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又是任职最长的老师,家庭及其人际关系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影响意义深远,诚然,家庭中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双向交互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发展,而孩子的实际表现也影响父母对他们的态度和表现。在我国常见的家长教养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
权威型的家长会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民主,但又遵守一定的规则,这样家庭中的孩子长大后即能很好地做自己,又能很好地遵守规则,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充分地信任别人,将来不管是工作还是婚姻应该都不会差。
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孩子必须听他们的,不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任何一点想法,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要么非常叛逆,要么非常自卑,在学校有很多学习特别好的孩子,内心也是非常自卑的。
溺爱型的养育方式多数出现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里,因为隔代亲,他们会无条件满足孩子,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常常经受不了一点点挫折,容易对周围人不满,人际关系一般处理不好。
忽视型的家长经常忽略自己的孩子,也许是工作实在太忙,也许是没有责任心,经常不把孩子当回事儿。这样的方式养育出来的孩子长大后常常会忽略自己,也忽略他人,对生活缺少热情。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许多做了家长的父母都有自己深刻的体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智慧的家长善于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既能给孩子以选择和决定的权力,又不能放任自流,懂得在与孩子的教育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能够做到“把自己当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把自己当自己”尊重自己,提高自尊,才能做到“把孩子当孩子”这是界限,家庭教育,重在家庭,孩子是影响出来的,而不是教育出来的!曾奇峰曾说过“父母做了什么不重要, 父母是什么最重要”!孩子往往因家长的努力而改变,而不是努力去改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