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有位老师说起过我的特点,有点像预言,说我是劳碌命,不会安分,三十岁之前会比较闹腾,三十岁之后就消停了。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现在自己到了三十岁,想想之前还真有点准,自己先前是挺不安分的——玩同城会、泡摇滚圈、混社群、办读书会……也就是在三十岁的时候开始消停了,退出的退出、放弃的放弃,然后结了婚,开始认认真真过小日子。不安分的心还是有的,于是总要干些能显示自己的,写作似乎就是一种。
【奇谈杂阅】这个自己命名的专栏就是这么来的,从2016年7月一直写到今年4月,每天一段,200-500字不等,一共写了300篇,大抵可以回答那个:“每天日更是一种什么体验。”的问题了。这是一个自说自话的专栏,代表着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决定做这样的一个专栏,初衷其实是想培养一个习惯——用手机来写作。有些熟悉其实是容易让人固步自封的,先前相对熟悉键盘,发现没电脑就没法写作了——这是最初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说到底,自己一贯是不喜欢主动交流的人,所以手机上的文字输入原本用得并不多。用写一个自己专栏的方式来练手机打字似乎很夸张,却是最初开始的理由。
工具真会影响行为习惯,就说写作,从纸笔到键盘再到手机屏幕,甚至可以通过科大讯飞的应用将语音转成文字,不同工具创作的内容是大相径庭的,这时候就得从读者的角度来想想——别人为什么要看你发的内容呢?他能有什么收获呢?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通过摸索慢慢养成的,那不是个道理,而是一种认知观念,有了它,很多问题就引刃而解了,接下来就是通过刻意练习来进行强化和提升。
在不同的碎片环境中写作便是一种刻意练习,过程中渐渐摸索出了一些惯性,比如在地铁上、等车时的碎片时段,其实很适合写一些东西——因为这些时间尽管是碎片的,却有着可以估量的预期,而且相对封闭。尽管外部环境是嘈杂的,但做些摘抄、记录一些想法是没问题的。说来,【奇谈杂阅】本身的定位就是这两块:奇谈是自己的想法和总结,杂阅是摘抄。
从定位到成为一个产品,既要通过刻意练习来打磨,还要不断接受意见来改善,这是一个过程。可能经常关注的人是有印象的,这个【奇谈杂阅】经历过许多迭代——从朋友圈的文本+配图,到后来加上了数量和日期,再往后是通过公众号发布,最后发现还是用便签生成的图片感觉最好;发布时间也一直在调,早上、中午、晚上;内容的风格也在换……很多点赞和回复的朋友都需要感谢,那都是相当重要的反馈。在这个丰富的时代从来不缺内容,尤其不缺像我提供的这种“二手内容”,所以,唯有做好诠释,才能对得起这份关注。写作是孤独的,却也是丰富的,很多积累不只有自己知道,就比如后来【奇谈杂阅】的专栏停了,真有人私信问我为什么停,并给予了鼓励,这算是一种认可,也提醒了自己处在关系中的定位。
人是在不断的行动中找到自己的意义的;人也会在不断的行动中迷失。就像写日记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虚度光阴一样,有些习惯就像《盗梦空间》里的陀螺,而转动“陀螺“的动作本身就会对人有些影响——比如促使人去阅读、去思考,去调整。回想起当初在办读书会之前,尽管喜欢阅读,但大多是随性而泛泛的,后来是为了要分享、要主持、要设计主题,阅读无论从效率还是广度都有了很多提升。所以【奇谈杂阅】的初衷里还有这么一部分——做一个能促使自己去行动的标的,并顺便把知识和观点传递出去。很多时候人靠的不是自我约束,而是塑造一个自己来约束自己,于是人才可能去做一些似乎并不符合自己天性的事儿,去成长。当然,这前提就是:那个自己必须是自己塑造的。
电影《师傅》里有句话:“我学功夫,从15岁开始,每天挥刀500下,这个数管住了我。“一个期望成长的人是需要约束的,而那些精彩和美好的存在多少都有一些约束——色彩、节奏、韵律、关系……能在这样的约束中找到自由,就像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要靠修炼的,人生本就是一项修炼。
回到开头那个三十岁的预言吧,或许自己是该认命,该消停了,但真要说修炼,其实并没有一个尽头。那还是自己找些事、找些目标去做吧,比如【奇谈杂阅】,还是要写,那是一种“管住自己”的办法,更是一门让知识和信息穿过自己的手艺。
那么,在五月,一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