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件事给你再一次的机会,你是不是会更加珍惜?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情感放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我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和那个女孩说3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相信大话西游里面这段最经典的一段台词,戳中很多对情感存有遗憾的人。人生海海,爱情如此,生活很多事情亦如此。
最近刚刚结束了科目四考试,北京沈阳两地折腾了2个月,终于把驾驶证拿下来了!科目一,一次过;科目二,一次过;科目三,一次过;科目四,考了两次!
在我过去的认知里,其他三科挂其中的任何一科挂科,都是可接受和比较大概率的。不过自己这次却挂在科目四上了,总觉得这可有点滑稽。现在仔细回想了一下,却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第二次才成功,我对此进行了一次深度复盘。
总体考驾驶证过程回顾如下:
(1)科目一,有一起的同事互相监督,所有题库里面的题都做了一遍,模拟了5次。
(2)科目二,科目三,听教练的话,配合练车,考试之前都有模拟考试,未合格不能进行考试
(3)科目四,第一次做了178道题,模拟3次,分别92,94,100分,以为应该没什么问题,考试成绩88分,挂了。第二次考试,1398道题,全部做了一遍,错题所有复测一遍,重点进行了笔记摘录,有点忐忑,考试成绩94分,过了。
生活无小事,能教会你道理的,都可以收获成长,复盘如下:
1.外部监督环境
(1)同行者:怀抱相同的目标,比如我的同事一起想拿下驾驶证就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一般势能水平相对等,大家更能在实现的过程中互相打气,保持相对一致的步调,取得成果更有参考性。比如我和一个老司机一起考科目二或者科目三,我会容易认为他考下来很正常,对于自己的激励作用,往往要小一些。
(2)教练:特别是在学习一项技能 的时候,付出相对的成本邀请有经验或者已经拿到结果的人作为自己的指导教练,是最优效率的做法,其实也是时间成本最低的方式。如果我们认可找教练这个大前提,那么接下来一步的就是教练的选择能力,要看重专业技能水平、精力水平、教学能力与自己的匹配度这四项。
专业技能水平就看教练自身水平是否过硬,很难想象一个自己做题都要花费很久的数学老师可以教会孩子们最优的解题方法。
精力水平是指,教练有没有精力聚焦在教学这件事情上。最近几年一直流行“跨界”,既往获取很多光环和成就的人,会为了持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纷纷在网络上开设课程,但往往名气>能力>价值。要找在准备和教学上属实投入精力的。
教学水平就是指“教学的能力”。很多人自己会,但是并没有总结出系统的、可复制的方法论,更加缺少对不同学员水平随时调整讲解方式的普遍适用性。要真正能找到我们能听懂、学会、可落地实操的老师。所有不注重教学效果的老师都是在“耍流氓”。
与自己的匹配度,这个具体衡量指标是因人而异的。教练的教学风格、价值观、讲课方式甚至外形、生活习惯等等,多种原因构成了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和认可度。选择权请记得,它在你手里,没必要假装喜欢。
2.内部自我反省
(1)主观前期重视程度:往往我们越重视、预期越难的事情,往往拿到的结果反而更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时间精力往往会优先分配给我们认为重要且存在困难的事情。反之,如果你认为这件事相对比较简单,容易达成,往往容易和自己说,“没关系,我晚点再看”“这个看看就可以了”“大家都说这个比较简单,所以我差不多就能过”,这是我在第一次考科目四的心里,结果最后就是不出意料拿到了“挂科”的结果。
(2)自然法则长期有效性:老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最经典的自然法则,不劳则无获。前期缺少基础的练习量的准备,如果拿到结果是幸运,没拿到才是最对的常态。试想如果我第一次科目四就过了,那么以后我对待考试的态度和这种“上瘾性”的临时抱佛脚,才更容易在后面出现大问题。就好比我们身体出现小问题时,如果你依然选择忽视继续透支,大问题早晚会来。
你是想把你的结果交给自己准备十足的努力,还是所谓的幸运呢?
从做好选择的每一件小事开始
这是我对自己的思考,我相信写作至少是一次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然后是尝试和更多的人说,在每日一字一句的积累中,探索一个更好的自己,从而遇见一群小伙伴共同前行。
在举例2020年底还有80天的时候,我和我3位小伙伴发起了“成长互助团”这样一次活动,每日互相监督和彼此赋能,我们都是认识到自己还不够好,但一直没放弃的一群内心包含“炙热”的小伙伴。
我们想用自己行动去凑齐“666”,激励和陪伴彼此的成长!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小队又快又远有温暖!很感谢我遇见自己的伙伴,一起朝着“ONE PIECE”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