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的内在需要。
而我们每个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就是这些内在的需要(认可、尊重、爱、支持、价值、信任、理解、安全、体贴等等)。
这些内在的需要就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评判,是我们内在需要未满足的痛苦表达。
一位妻子,忙碌了一天家务活,晚上没有做饭。
丈夫回家看到没有做饭,问妻子:“怎么没有做饭?”
你是那位妻子,你会如何回答?
“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没歇过,我熨了所有的衬衣,洗干净家里所有的窗帘和脏衣服,还出去买了东西……你就不能体谅我一下/你是否可以……?”
“我在外面也忙了一天,我也……”
冲突就会因为没有做饭而产生,而他们争执的真的是做饭的事情吗?
妻子需要丈夫的体贴,丈夫需要妻子的关爱。
当我们的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或者觉得自己的需要别人是有义务来满足的,就容易变成受害者的样子来抱怨对方。
然而,如果这位妻子,明白表达需要的重要性,或者更清晰自我的需要,满足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
当我们把照顾他人当作最高职责,她们也就会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许多做妈妈的特别焦虑、与孩子关系很紧张的原因。
以前,我也会因为不想做饭,而像上述那位妻子那样去表达。
结果可想而知,对方心情好点的时候,还可以表达体贴,对方情绪能量也不高的时候,一场冲突就如上述情况发生。
现在,我会直接表达:“我今天感到很累,不想做饭,你可以选择楼下吃,也可以选择自己做。”然后选择去做可以让自己休息的事情。
虽然,这样的表达,可能对方还是会不舒服,那是因为对方“关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然而,我清楚照顾好自己,唯一可以负责任的就是我自己。
对对方来说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满自溢。”
只有把自己真正照顾地很好,才真正有能力去照顾到别人。
只是可悲的是,我们习惯用批评或者攻击对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且意识中会认为对方有绝对的义务来满足这些需要。
比如我们常听的段子“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这就是典型的妈妈安全、关爱的需要,要借由孩子按照她说的来做,才得以满足。
然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ta也有自己的需要,例如尊重、自主、信任(我知道我冷不冷)。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习惯用批评、指责的方式来表达,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而且随时随地。
有一次在我的闺蜜家,她们孩子和孩子的同学在她家玩。
她不停过去告诉孩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我就很好奇,问我那个闺蜜说:“人家小孩子的世界,你怎么老去掺和呀?”
她才告诉我:“上次孩子第一次过来,进门都不叫人,家里人放在这里,也不打个招呼,什么时候来接,什么个情况都不清楚。她不喜欢这个孩子,觉得这家家长也有问题。”
上面的这些看似对孩子及家长的抱怨,其实更深刻地反应了她内在未被满足的需要。
我就问我的闺蜜:“如果这个孩子上次进门就叫了你,你会觉得怎样?”
闺蜜回答我:“觉得孩子懂事,尊重长辈呀。”
我笑了笑,看着闺蜜说:“哦,原来你需要尊重,对吗?”
闺蜜想想说:“当然了,当然需要尊重了。”
我又继续问我闺蜜:“那如果上次她的家长也打了电话,和你沟通清楚他们的情况,你愿意帮他们照顾孩子吗?”
闺蜜回答:“那没问题啊,谁能没有个事呢。”
我哈哈大笑起来,说:“也就是你对这个孩子和她家长的不满,是因为你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对吗?”
闺蜜似乎还是没有觉察,继续给我解释那天发生事情的过程……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建立“基于需要的意识”,常常在对与错、好与坏的模式下,去评判别人,这也是产生冲突的核心原因。
如果我们习惯于用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
想想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中,亲子关系中,企业员工关系中,组织社群中等等,我们常常都是采用容易激化冲突的方式,来给自己的生活添加更多的不愉快。
特别是我们想给别人提出改进意见时,许多时候我们根本都无法知道我们真正想表达的信息,那我们的初衷真的可以达成吗?
何况,就像我的闺蜜,不停寻找各种机会来证明“别人是不尊重她的”,生命的痛苦轮回就是这么产生的。
建立“基于需要的意识”,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