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强调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立足省情农情,突出综合产能强、科技装备强、产业主体强、功能效益强、竞争能力强,在更多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实现突破,牵引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整体跃升。
一要以组织振兴为依托。要充分发挥好党建“政治引领”、组织“典型引领”作用,着力解决资源、资本、人才、管理等问题。抓好要素保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家底”摸清楚,把自身优势和弱项梳理分析透,规划好乡村振兴产业布局,以高水平、高标准规划引领推进慈口村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队伍建设,事靠人做,业由人兴。要以明年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抓实后备干部选拔培育,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抓好政策扶持,推动更多支农惠农政策向农民倾斜,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以先进模式促发展,积极引进先进的商业经营团队和模式,发挥出“资本+技术+产业”叠加效应。
二要以产业振兴为支撑。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首先要打牢特色产业基础。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作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指示精神,结合各地的基本特色情况,提出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产业园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产业由增产转向提质。其次要做优特色名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借助红色文化,苏区村打造,加快推进文化振兴,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发挥各产业试点村的优势,推进品牌建设、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利用,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三要让乡愁找得到归属。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乡村的记忆不再清晰,乡愁的丝线逐渐淡去。我们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保留乡村原有印迹和味道。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倡导厚养薄葬,推行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思想文化力量。同时抓好“四治”,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善治的乡村治理体系。二要深挖本土风土人情、习俗等资源,收集整理乡间土菜、农家小吃等,发展好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同时也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我们常讲,“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给钱给物,还要建个好支部”,其实就是要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做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抓好产业扶持、移风易俗等工作。农村政策千条万条,最终都得靠党的基层组织,靠基层干部来落实。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打造一支高素质带头人队伍,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